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3日讯(记者郝)11月3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济宁市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金诈骗方面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常态化措施。发布会上,介绍了济宁市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金诈骗案件,作案手段,以及认识和防范诈骗的具体方法。
电信网络诈骗方面,有12大类35小类,作案手法多样,防不胜防。从我市近两年的案件来看,诈骗类型有五种,分别是:刷单返利诈骗、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虚假网贷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冒充领导、老板、亲友诈骗。
第一种是刷单返利诈骗。这类案件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近一半。8月1日,金乡市民张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完成任务就签到领红包”的消息。加了对方好友后,他在他的指导下下载了一个叫“淘多多”的APP。在对方的指引下,他付了单,对方承诺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但张某一提,就被告知操作失误需要继续做任务,最终导致张某被骗15万元。这类案件的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在网上招人做兼职,承诺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名义引诱受害人;当受害人刷到第一单时,骗子会进行小额退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的交易金额变大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退钱,拉黑受害人。这类诈骗的受害者主要是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年轻人、大学生和家庭主妇。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不诚信行为。凡是声称赞、关注收红包,或者刷单、做任务、猜大小、给提成、返利的都是诈骗。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不要交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第二,虚假投资和财务欺诈。这类案件也很常见,诈骗金额往往比较大,几十万、上百万的案件常见。其主要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短信、网页等方式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后,可以通过聊天交流投资经验、拉进“投资”群聊、听“投资专家”“导师”直播课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诱导被害人对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进行投资,初期进行小额投资试水,回报利润高,获得进一步信任,诱导被害人增加投资;事主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输光。与对方协商时,发现自己被拉黑,或者投资理财网站和APP无法登录。7月12日,嘉祥市民张通过某社交软件认识了一位网友。在对方的指引下,他登录假平台,通过所谓的内幕消息购买假期货,被骗25万元。在此提醒你,网上交友一定要谨慎。在确定对方真实身份之前不要有金钱往来,更不能跟随网友进行大额投资、理财、转账汇款。即使上当受骗,也不要相信网上一些声称可以帮助受害人追回钱款的人。而是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当地公安机关电话,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第三,虚假网贷诈骗。这种诈骗针对的是一些对贷款知识缺乏了解,急需用钱,又想省事的人。9月18日,任城市民苏某在手机上下载安装“钱袋”APP申请贷款,被对方以“存款”、“解冻费”、“刷资金”等名义分5次骗走10万元。这类诈骗的作案手法是:骗子先以“无抵押”、“无担保”、“二次到账”、“无征信”为幌子,引诱受害人下载假贷款APP或登录假贷款网站;然后,让受害人以“手续费”、“刷水”、“押金”、“解冻费”等名义缴纳各种费用;骗子收到受害人转来的钱,就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将受害人拉黑。在此提醒您,办理贷款一定要去正规的金融机构。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凡是以交“手续费”、“担保费”、“解冻费”为名要求转账、核实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第四,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这类案件主要针对网购消费者,通常时有发生,在“6.18”、“双十一”、“双十二”等优惠活动期间会明显增多。10月30日,金乡市民郑某某接到一个冒充快递员的电话。以快递丢失需要赔偿为由,要求受害人扫描诈骗分子提供的二维码,并在链接中输入银行卡号等个人重要信息。之后被骗走5万元。这类诈骗的作案手法是:不法分子冒充一些购物平台的客服、卖家或快递员,可以详细告知受害人的订单信息。他们以受害人订单异常、商品质量有问题、快递丢失、受害人被误开收费会员为由,称可以给受害人“退款”或“赔偿”或取消会员费,引导受害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短信验证码、扫描不明二维码,或点击一些网站平台的链接注册登录钓鱼网站。在此提醒您,正规的购物网站平台或电商一般不会私下联系网购客户进行任何交易或赔偿,也不会让您填写个人财产信息、向个人账户转账或支付会员费等额外费用。如接到相关电话或短信、微信、QQ,应亲自登录购物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查询咨询,认真核实后再做。
第五,冒充领导、老板、亲戚朋友。作案手法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及相关信息,冒充相关“熟人”、“领导”通过微信或QQ添加受害人为好友;然后,骗子用关心熟人或下属的口吻降低受害人的警惕性,甚至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当受害人感觉和“熟人”、“领导”很亲近时,骗子就会乘虚而入,以借钱、送礼、请客、有急事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7月5日,汶上群众段某某收到同学发来的QQ消息。对方以朋友住院急需用钱为由,分两次骗走受害人3.4万元。事后他才知道,QQ账号被别人盗用了。在此提醒大家,遇到通过微信、QQ等方式加好友的自称熟人或领导,一定要提高警惕。并要求转账汇款。
在养老诈骗方面,犯罪分子通常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声称为老年人提供住房、办理养老保险、提供养老救助等名义,实施各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诈骗和违法犯罪行为。高新区公安局破获“6.28”养老金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8名,缴获资金600余万元。不法分子通过线下渠道低价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在电视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以次充好,进行虚假宣传并高价销售,向中老年人销售“智能手机”、“降血压粉条”、“养生夏被”等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上千名中老年人上当受骗。市中公安分局破获一起以回购藏品、承诺高额返利为幌子,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案。3名犯罪团伙成员被一举抓获,现场缴获大量“收藏品”和多张银行卡。20多名老人被骗取信任,缴纳会费,涉案金额50多万元。嘉祥县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老年诈骗团伙,破获一起投资办卡即可获得高额回报的诈骗案,涉案金额45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以旅游为名,吸引不特定的55岁以上中老年人购买居住卡,承诺购买该卡后不仅可以免费旅游还可以获得高额返利。他们在应该把钱退给老人的时候,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和更高的返点,诱导老人继续给所谓的居住卡充值,从而达到持续集资的目的。
除了上述常见的案件类型,在一些特殊时期,诈骗分子往往会“抓节点、蹭热点”。比如学校放假期间,冒充老师潜入家长微信群、QQ群,以各种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临近年底,各种辅导班、车辆ETC、个人信用卡、公司营业执照年审、换发、升级等也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实施犯罪。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时刻保持警惕,绷紧防骗的安全弦,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东济宁网络诈骗报警电话,济宁网络诈骗罪人员名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37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