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江南
主业转型顺利完成后,骏达股份在光伏电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经营业绩连续创历史新高。
10月31日,骏达股份披露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司业绩延续此前的高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增长299.21%。
2022年8月,骏达通过完成对捷泰科技100%股权的收购,成功进军跨界光伏领域,从而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2022年骏达实现营业收入115.95亿元,同比增长304.95%;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501.34%。
今年以来,随着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完成拓普康电池的大规模量产,骏达股份的护城河也在不断加深。
公开数据显示,由于技术壁垒较高,今年以来拓普康电池产能爬坡速度缓慢,产能释放进度远不及预期。今年以来,N型TOPcon组件一直供不应求,其与P型组件相比溢价明显。目前国内招标市场中,N型组件的溢价约为0.06-0.10元/w,而国内招标市场的溢价在0.10元/W以上..
InfoLink数据显示,上半年骏达N型拓普康电池出货量6.56GW,行业第一。随着淮安二期13GWN TOPCon项目的预计投产,到今年年底,骏达的TOPCon产能将超过44GW。这一数字超过众多集成巨头,或将仅次于晶科能源的67.5GW,位居行业第二。
在成为跨界光伏的“完美案例”之前,骏达股份的情况并不好。
骏达公司原本从事汽车配件业务。公司于2003年在海南成立,2017年4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上市后,君达股份业绩持续下滑: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1.3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8.58亿元,净利润从0.67亿元下降到0.14亿元。
为了扭转困局,2021年,骏达公司决心剥离亏损严重的汽车配件业务,尝试开辟新的赛道——光伏产业。
时间到了2022年7月,骏达股份顺利完成汽车配件业务剥离,收购老牌电池芯片公司捷泰科技100%股权。自此,公司完成了从汽车配件到光伏的主业置换。
受益于光伏市场的高度繁荣,2022年以来骏达股份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上半年,君达实现营收44.27亿元,同比增长644.28%;实现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885.01%。2022年下半年,完成收购捷泰科技100%股权后,公司业绩更是上了一层楼:公司全年营收达115.95亿元,同比增长304.95%;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长501.34%。
2023年前三季度,随着硅料价格下降,国内光伏需求进一步释放,骏达股份业绩与出货量同步增长。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1-9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13%,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前三季度,骏达股份电池出货量12.21GW,同比增长182.75%;公司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同比增长299.21%。同期,骏达股份光伏电池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0.74%上升至17.76%,上升了7.02%。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52%上升至11.39%,上升了5.87%。
在“N型”护城河业绩不断增长的同时,骏达自己的护城河也在不断打造。就当下而言,骏达“稳坐钓鱼台”的实力在于公司在N型拓普康领域突出的产能优势。
2020年以来,随着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逼近理论极限,光伏行业迎来了从P型到N型的大转型时代。一时间,拓普康、HJT、XBC三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同时出现在市场上。
三条路线中,隆基绿色能源和爱旭股份押宝XBC路线;东方日升选择了HJT路线。基于拓普康科技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以晶科能源、骏达股份为代表的更多行业企业选择了拓普康科技。据InforLink预测,2023年拓普康电池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0%,2024年将达到64%。
骏达股份是国内最早押注拓普康路线的企业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具备N型拓普康电池大规模供应能力的专业化电池企业。
2021年12月,骏达股份与安徽来安岔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18GWN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投资合作协议,开始布局拓普康电池产能。到今年年底,随着公司淮安二期13WN TOPCon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公司TOPCon产能将超过44GW。
TOPCon容量44GW是什么概念?这一数字超过了此前公布的天合光能(N型40GW)、阿特斯(N型30GW)等一体化巨头的产能,仅次于晶科能源的67.5GW,位列行业第二。
从目前拓普康的出货量来看,君达股份也处于行业前列。
公开资料显示,虽然拓普康电池的计划产能众多(据主流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拓普康的年计划产能将超过300GW),但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其实际产量爬坡速度远不及预期。
骏达股份在三季度业绩预告中表示,由于N型技术普及缓慢,行业内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N型电池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据InfoLink统计,2023年上半年,行业前五大电池厂商的N型拓普康电池累计出货量仅为10.5GW左右,其中仅骏达股份就占了6.56GW。
除了产能,聚德股份也在不断完成拓普康产品升级迭代。
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完成LPCVD双插头技术的改进和量产SE技术的引入,使拓普康电池量产效率从25%左右提升至25.5%以上。对应182mm 72版TOPCon模组,主流功率580-585W,比主流P模组高出30W以上。
2023年第三季度,骏达股份在金属化工艺创新、多晶硅工艺优化、栅线改善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公司新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将达到25.8%+。
巩固先发优势除了扩大在拓普康领域取得的优势,君达股份今年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基于先发优势不断优化布局。
2021年,随着公司收购捷泰科技51%的股权,骏达负债总额由2020年末的8.1亿元增至44.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43.59%增至73.33%。2022年,随着对捷泰科技剩余49%股权的追加收购以及汽车用品相关资产组的置入,至2021年末,骏达股份资产负债率达到88.93%。
为此,2022年,君达股份公司做了定增方案。时隔一年,今年6月,公司在资本市场完成定向增发2776万股,共募集资金27.76亿元。通过该定增项目,公司置换部分贷款用于收购捷泰科技。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较2022年末下降近16.21%,为公司后续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骏达股份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国内元器件封装产能呈现全球化趋势。以前国内电池厂商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国内市场。依赖单一市场的后果是电池芯片价格往往缺乏议价能力,容易受到硅片和组件两端的挤压,价格传导机制不畅。比如2021年,硅料价格暴涨,下游元器件价格迟迟不降,导致电池行业价格受到挤压,整个行业业绩亏损。
事实上,作为专业的电池制造商,骏达、爱旭和中润太阳能之前的收入都是100%来自国内市场。今年以来,各公司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骏达股份海外销售占比从0%突破至4.66%。公司的海外市场主要包括亚洲、欧洲等地。同时,公司凭借质量可靠的优势,积极完成北美、拉美、澳洲等新兴市场的客户认证,构建了全球客户销售体系。
9月15日,君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全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的后期实施。本次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0元/股。
此后不久,公司于9月27日推出新的股权激励计划,将450名核心管理、技术、业务等人才纳入激励范围。君达股份在最新的股权激励计划中,设定了未来两年业绩翻番的考核目标,极大地彰显了公司对发展的信心。截至目前,公司已推出四项激励计划,使约1000名核心人才成为激励对象。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钧达股份最新,钧达股份是做什么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33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