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财经于洪
编辑|郭洁
近日,有多名群众透露,骗子团伙冒充网贷平台工作人员打电话,以取消校园贷为由,诱骗用户贷款、转账。据广州天河警方统计,今年以来,“校园贷销户”案件已超过200起,诈骗金额超过2000万元。
“取消校园贷”骗局
4月10日,大学毕业三年的小李接到一个电话。号码归属地是黑龙江哈尔滨,对方自称是JD.COM校园贷的工作人员。他告诉小李,由于今年“3.15”期间校园贷被国家点名,现在平台对用户逐一注销校园贷账户。
该人士向小李解释,她入学时,学校收录了她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是学校帮忙办理的贷款。现在逾期不办理校园贷注销手续,滞纳金很高,个人征信影响不负责。并准确报出了小李的毕业院校和专业。
对方还表示,她需要下载腾讯会议APP,才能被指派销户专员帮助销户助学贷款,而JD.COM的高层也会加入腾讯会议,监督客服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流程。当小李问“为什么不能注销账号?为什么一定要下载腾讯大会?对方答不上来。
心存疑虑的小李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她随后联系了京东金融。京东金融的客服人员问她有没有报警,让她填了一张违规报告单,并为她锁定了账户,暂时停止了余额、礼品卡支付等功能。
但上述做法还是让小李感到不满。“京东金融本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查,并发布声明告知公众,提醒有人冒用JD.COM名义进行诈骗。但京东金融给我的感觉是,提问题的人解决了,问题本身却没有被重视。”
小李告诉艾财经,他的两个大学同学也接到了自称“京东金融”的诈骗电话,很多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反映自己被卷入了“取消校园贷”的骗局。有些受害者就没那么幸运了,损失惨重。
微博中有网友称,4月10日接到河北秦皇岛的电话,自称是JD.COM官方客服部的工作人员。加了骗子的QQ号后,她被拉进了一个叫注销群的群。看到群里的人都是JD.COM的正式首长,她就交了8万块钱。后来对方以“销户不成功”为由,让她下载多个贷款平台,并表示这些平台的贷款账户可以清零/kloc-0,才能归还本金。多个平台的贷款逐一打入指定账户后,对方挂断电话,彻底失联。
高发病率
艾财经注意到,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和投诉网站上,有不少人反映接到自称“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中邮钱包”、“360网络校园贷”、“小米金融”的工作人员电话,被诱导办理消费贷款。截至记者发稿,“校园贷取消”话题阅读量达1.1亿,其中京东金融成为投诉重灾区,“京东金融学生贷款取消”话题阅读量达875万。
目前,网贷平台纷纷发声,提醒消费者警惕电信诈骗。3月22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不要相信任何人私下要求你注销校园贷账户、更改身份信息或退还备用金,尤其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支付或转账。对于诈骗分子是否冒充京东金融以及如何防范此类诈骗案件,艾财经联系了京东金融的工作人员。截至记者发稿时,他们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复。
金融科技专家苏表示,近年来,电信诈骗十分猖獗。一是存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现象,部分机构数据管控不严或信息非法倒卖,导致不法分子实施精准诈骗;二是不法分子通过虚拟号段等通信方式广撒网;三是犯罪团伙作案手段隐蔽,难以识别;第四,部分市民缺乏警惕意识。
她提醒广大学生和市民,大量网贷平台缺乏正规的经营许可,消费者需加以辨别,不要轻信任何转账指令。大学生要和正规机构打交道,明确对方的经营资质,如官方电话、经营场所、营业执照等。如果涉及到金融业务,他们应该知道是不是持牌金融机构,有什么样的上级金融部门在监管。接到陌生电话不要慌张,骗子说出自己的信息不要相信,甚至涉及到转账等敏感操作也需要“慢一点”。找理由挂掉电话和同学老师交流或者通过网上搜索查信息的真实性。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爱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者将被起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都是套路!名义上注销校园贷,实则诱导贷款,京东金融遭遇李鬼?":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28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