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杜薇北京报道
151亿元赌龙铜,青海首富肖永明陷入220多亿元债务泥潭,难以解决。
55岁的肖永明低调而富有传奇色彩。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四川省安岳县,从小就相当调皮的肖永明,17岁开始帮父亲打理生意。32岁独自北上,在青藏高原腹地格尔木创业。他以“小饭馆”起家,6年后跨界,迅速成为国内著名的钾肥大王。2016年,肖永明成功借壳上市,2018年以财富210亿元问鼎青海首富之位。
但是,拿下首富的时候,也是危机来临的时候。这源于肖永明对龙铜151亿元的豪赌。
被誉为中国第二大铜矿的巨龙铜业,是肖永明深入青藏高原后的第二次跨界,一直寄托着肖永明的财富梦想。为此,肖永明曾计划投资151亿元发展巨龙铜业。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聚龙铜业无法在今年内完工,肖永明已经通过银行贷款和股权质押融资的方式向聚龙铜业输血近百亿。巨大的资金需求,让肖永明不得不频繁杠杆融资。
去年,肖永明拟通过藏格控股(000408)280亿收购巨龙铜业。SZ),并融资15亿元试图彻底解决聚龙铜业的融资问题及其接近100%质押率的风险。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尽管重组方案几经调整,但仍以失败告终。
看来是重组失败引发了金融危机。为了填补巨大的资金漏洞,肖永明的股权质押率达到100%,占用西藏控股资金22亿元。此前曾因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被监管部门处罚。
聚龙铜业公司37%股权还清,90亿元债务一年封顶,肖永明能否挺过劫难,创造新的传奇?
累计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1亿元。
你是有钱的大亨,四川商人肖永明极度缺钱。
6月21日晚间,肖永明实际控制的藏格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虽然藏格控股并未透露为何违规,但市场猜测最大的可能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6月24日,藏阁控股发布15则公告回应深交所关注函。其核心是如何解决大股东西藏投资的资金占用问题。
今年4月30日,藏格控股披露的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9亿元。而这个业绩看似很美,但与市场预期还是有很大差距。
2014年底,肖永明通过藏格钾肥借金谷源时承诺,2016年至2018年,藏格钾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5亿元、15.03亿元和16.27亿元。事实上,他连续三年未能履行业绩承诺。
不仅如此,去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非标准意见,称藏格控股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经监管问询和公司自查,藏格控股存在大股东藏格投资资金占用严重问题。去年,藏投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2.04亿元,期间回笼5032.57万元,余额21.5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肖永明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臧哥投资由肖永明及林全资拥有,彼分别持有90%及10%股权。
2017年6月14日,藏格控股前身金谷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青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原因是2016年至2017年4月,金谷源控股股东藏格投资通过占用金谷源控股子公司藏格钾肥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以非经营性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16年累计金额8.32亿元。2017年1月1日至4月17日,累计金额1.05亿元,共计9.37亿元。青海证监局指出,金谷源存在信披违规,董事长肖永明负有直接责任。上市公司,肖永明等。被给予警告并包含在完整性文件中。
综上,2016年至2018年,肖永明通过藏投共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1.41亿元。
刚收到罚单,肖永明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其违规的背后是没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藏格投资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287.49亿元,总负债为193.21亿元,整体负债率为67.21%。公司一年内到期债务62.16亿元。与此同时,肖永明控制的永红实业未来一年将有28.07亿元的债务。一年要偿还的债务合计高达90.23亿元。
输血龙铜行业不好做
被顶风违纪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去了哪里?还是肖永明赌了龙铜。
截至目前,长江商报未能查到聚龙铜业的股权变动历史,也无从得知肖永明为拿下聚龙铜业所付出的成本。但难以否认的是,聚龙铜业承载着肖永明的财富梦想,不断展开资本运作为其充分输血,以保证聚龙铜业的全面发展。
早在2012年,为了借壳上市,肖永明左右手资产搬家,将借壳主体藏格钾肥持有的聚龙铜业42.88%股权转让给藏格投资。当时聚龙铜业100%股权估值3.5亿元。
完成借壳上市两年后,去年7月,肖永明拟推动藏格控股以280亿元的高价收购巨龙铜业100%股权。当时聚龙铜业的净资产只有20亿元,溢价率高达13倍。
巨龙铜业拥有中国最大的铜矿。在肖永明眼里,优质资产其实负债累累,还在建设初期。
巨龙铜业拥有驱龙铜多金属矿、慕容措拉铜矿和知布拉铜多金属矿三个矿区,铜资源总量985.06万吨,伴生钼49.95万吨。其中,聚龙铜业已取得驱龙铜多金属矿、知不拉铜多金属矿采矿权证书和荣木错拉铜矿详勘权证书。截至去年底,聚龙铜业资产年负债率为80.93%,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4亿元。
据公司披露,聚龙铜业的股权结构为肖永明及其亲属通过藏格投资和中盛矿业分别持有39.8%和38%的股份,其余22.12%的股份由其他非关联公司持有。聚龙铜业总投资150亿元。目前已投入100亿左右,未来将继续投入50亿。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肖永明频繁杠杆融资给聚龙铜业输血。除了抵押资产换取银行贷款,肖永明频繁质押股权融资,是因为借壳上市持有的藏阁控股股权被锁定三年,不能减持套现。
至去年重组时,肖永明本人通过藏格投资和永红实业合计持有藏格投资14.67亿股,占总股本的73.58%,质押14.33亿股,整体质押比例为97.68%。初步估算,股权质押融资约55亿元,这些资金全部投向了巨龙铜业。不仅如此,肖永明还质押了藏格投资持有的聚龙铜业部分股权。
为了解决聚龙铜业的融资困境,去年,肖永明力推藏格控股以208亿元、溢价13倍的价格收购聚龙铜业100%股权。被市场诟病后,M&A方案调整为以91.8亿元收购巨龙铜业51%股权,目标估值大幅下降90亿元。
让肖永明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也不支持配套募资。最终,肖永明的100亿重组方案夭折,巨龙铜业巨大的资金缺口依然存在。
股权补偿占用资本,很难做到。
无法偿还上市公司占用的资金,肖永明试图补偿聚龙铜业的股权,后者曲线进入上市公司。由于聚龙铜业的不确定性,这种资本运作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困难。
很明显肖永明对资金的渴求是因为违纪违规。去年,藏格控股重组巨龙铜业时,肖永明及其关联方的质押率为97.68%。现在,质押率又攀升了。
2018年年报显示,肖永明直接持有藏阁控股2.17亿股,全部质押。藏格投资和永红实业的股权质押率分别为97.39%和98.10%。截至目前,肖永明、藏格投资、永红实业的股权质押率高达100%。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偿还上市公司占用的22.04亿元资金,肖永明决定将聚龙铜业37%的股权以25.90亿元支付给藏格控股。以此计算,聚龙铜业的估值仅为70亿元,比之前280亿元的估值缩水了四分之三,算是超低价格了。
表面上看,上市公司好像赚了很多钱,其实不然。目前,聚龙铜业仍处于建设期,债务沉重,资金缺口巨大,包括采矿许可证在内的大量资产被抵押。聚龙铜业近年来持续亏损,累计亏损接近6亿元。
对于本次以股权偿还债务,藏格投资承诺,截至2020年12月底,若巨龙铜业旗下最大的铜矿项目——驱龙铜矿项目仍未能进入试生产阶段,上市公司有权要求藏格集团以交易价格加相关收益回购交易标的。若聚龙铜业2020年至2022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低于2716.14万元、9.56亿元和22.12亿元,藏格投资将以现金方式补偿不足利润。
在一位券商人士看来,肖永明此举是埋伏,试图通过此举将聚龙铜业逐步注入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解决藏格控股的资金占用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藏格控股作为上市平台,增强融资能力,加快聚龙铜业建设,尽快达产。
然而。截至目前,驱龙铜矿项目正在建设中,环保设施和安全生产设施短时间内未达到验收条件。所以今年不可能完成,2020年底前能否进入试产阶段还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藏格控股对交易所问询的回复,由于聚龙铜业目前资金紧张,2019年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后续资金不能有效到位,聚龙铜矿建设进度严重滞后,未达到开展环保和安全验收报告的评估条件,藏格投资等股东的承诺将为空。
藏格控股所持股份全部质押,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肖永明正在出售房产和其他资产进行补偿。面对未来一年90亿的负债,聚龙铜业正式投产前50多亿的资金,肖永明该怎么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肖永明151亿豪赌巨龙铜业陷困局 股权质押率100%违规占用31亿资金被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24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