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进入黄金时代。
营销策划2016年1月13日
信任让平安普惠的金融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消费社会即将到来。
绑定银行卡,授权查看手机联系人,人脸识别,三分钟完成三个步骤。短短几秒钟,北京一位用户用“我贷”在一款名为平安普惠的App上贷到了1万元,缓解了刚还清当月房贷现金紧张的尴尬。同样是这三分钟,另一个用户在成都一家LV店门口点击了“我贷”,也是借钱买了一个临时起意的新套餐。
没有房贷,没有工作证明,也没有柜台员工跳出来要求面试...在向这款App借款之前,两人都没有在上面有过任何购物记录——开发这款App的平安普惠根本不是电商,也不要求出借人与平安集团有任何交集。
赵荣轩有信心这个产品的放款速度超过国内所有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可能超过全球竞争对手。正如零售业发生的那样,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速度远高于传统金融发达市场。
作为平安普惠的董事长兼CEO,赵荣轩曾在韩国、美国、泰国的银行工作过。10年前,他经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介绍认识了马明哲,随后进入平安集团,开启了他在中国的消费金融之路。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线下商店收集客户信息和发放贷款的工作搬到线上,并缩短所有贷款服务的审批时间。
但是“快”和“资金安全”往往是矛盾的。如果你曾经尝试过向银行、一些小贷公司或者P2P公司贷款,你一定会感受到他们的纠结。在决定借钱给你之前,这些公司可能需要检查你的结婚证、毕业证、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甚至知道你有几个孩子。这些材料通常需要是纸。光交材料是不够的。他们可能还需要亲自见客户,进行所谓的面谈。这些公司认为,他们拥有的数据越多,他们就越有信心以更低的投资风险做出决策。当坏账率上升时,他们会进一步提高贷款门槛。
毕竟贷款是赚利息差的生意,但是作为客户,你可能很少会觉得自己是这个服务的买家。
“他们不知道那些材料是否真的有必要,只是不放心。”赵荣轩说。2014年,平安普惠开始开发纯网贷产品“我贷”,正好赶上类似的市场环境。在互联网金融创业热潮之时,小额贷款公司、P2P公司密集涌现,大部分金融机构坏账率上升。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本能地要求客户提供更多信息。
赵荣轩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他的产品开发方向是“信任客户”,即假设所有来借钱的人都是“会还贷的好客户”,然后以更少的信息和更简单的流程做出贷款决策。。
听起来是很高尚的产品理念,但是我贷1.0上线后,因为看不到客户,品牌推广一直没跟上。起初,是一群投机的信用诈骗者被吸引来借钱。平安普惠损失惨重,有人想回到增加交易复杂度的老路上去。“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研究新技术,然后这些中介破解我们的新技术。”赵荣轩说,整个团队都感到痛苦。
赵荣轩并没有改变产品开发的方向。为了鼓励团队,他有一个经典的做法:先从左边的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再从右边的口袋里拿出一张人民币,告诉大家,钱本质上是纸,但因为被信任,所以可以和任何商品交换。达到这种效果需要时间。
这段经历让平安普惠CEO倪荣庆意识到:“信任客户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包括定价风险和寻找“好”客户,这是通过降低客户体验无法实现的。
产品团队被迫思考如何从征信环节找到好客户。包括赵荣轩和倪在内的开发者每天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什么数据代表人的信用,代表到什么程度?“比如,你每天给家里打几次电话?这和人的信用有关吗?不知道,可能有关系。一个月给妈妈打五次电话的人,信用可能比一个月不打一次电话的人好。”赵荣轩说,每想到一个度量方法,他们就进行讨论,然后加入评估体系进行测试,形成新的风控模型。
这些数据并不是银行通常需要个人提供的材料,但只要客户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并授权查看手机联系人,平安的IT系统就会去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应抓取。赵荣轩认为,这些申请人无法篡改的数据是“真实数据”。
不断调整授信方式和风控模式,客户从I贷申请贷款的体验和获得贷款的效率不断优化。这款产品的新成果是“311”——3分钟申请,1秒审批,1秒放款。正是这个迭代的IT系统服务于前两个用户。
2015年,平安普惠的客户质量迎来拐点。
这体现在坏账率上。根据平安普惠提供的数据,平安普惠在2013年前后也出现了高信用损失。从2015年开始,这个数字开始下降,一直保持在5%左右,类似于贷款策略保守的银行。
那些因市场恶化而提高贷款门槛的公司坏账率更高。“好客户因为有其他选择,所以接受不了这么复杂的服务,但是坏客户因为没有选择,还是会去。”赵荣轩说。
“信任”文化的建立,正在让这家拥有近11年消费金融服务经验的公司走上良性循环。
上线一年多来,有110多万人在“我贷”上借过钱,金额从2000元到3万元不等。接下来,赵荣轩打算将这款纯网贷产品的服务范围从99个城市扩大到276个,覆盖全国所有一、二、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五线城市。
届时,这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营成本会变得更低。在个贷领域,虽然银行仍占业务大头,但其网络成本和人员成本难以与互联网金融抗衡。要想从这些银行巨头那里抢生意,只要等到市场更大了,再把贷款价格降低一点就行了。
除了I贷,赵荣轩也在推动平安普惠旗下的其他贷款业务向“信托贷款”转型。这些业务仍然占据平安普惠整体业务的大部分,主要是线下抵押贷款和无抵押贷款,服务于个人和小微企业主。从2005年深圳开始,这些商家一直以线下门店的形式存在。赵荣轩的目标是逐步将它们搬到网上。目前他们所做的是没有纸质材料的征信。
中国消费者不爱借钱的趋势正在改变,尤其是年轻人。以I贷的客户结构为例。在I贷借款的110万人中,16万人买手机,18万人装修新房,30万人翻盘。当然,有些人用它来支付教育,旅游和深造。其中35岁以下的占73%,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5%。
“市场变化将比西方更快,我们需要做好准备。”赵荣轩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消费信任感,信任贷怎么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08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