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荆娜本报记者王爱荣民生无小事,枝叶时时牵挂。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安塞区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民生作为重中之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月都有800元的救助金按时打到我的账户上。我一个人,吃喝穿衣都够了。”午后的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树枝,康强叔叔眯起眼睛,享受着这一刻的温暖和宁静。康强是安塞区沿河湾镇云平村的村民,他对自己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老人64岁,孤身一人。他是一个特别的支持者。近年来,安塞区按照“托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巩固提升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有效保障了全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康强是受益者之一。民生无小事。安塞人经历了社会进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安塞区委、区政府满怀为民情怀,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从细节做起,从细节做起,一件一件做下去,年复一年做下去,久久为功,把小事积累成大民生,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塞区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从2014年作为贫困户艰难起步,到2019年收入突破百万。安塞区连福湾镇罗居村梅花鹿养殖户赵感慨地说,创业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得益于安塞区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像他一样的普通人创业创新的活力。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区开展就业培训8期550人,创业培训5期278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5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542户5010万元,转移就业10808人。建成安塞好自然平价超市、安塞芦笙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等2个就业扶贫基地和安塞天河泉水有限公司、陕西知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2个社区工厂,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4人;开发扶贫公益岗位1106个,实现就业1106人。全区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1626人、15038人和962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7%。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最普遍关注的民生大事。安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大力推进教育发展。2019年,全区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373万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680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80万元,贫困儿童助学金63.6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助学金680620元。完成了退学调查登记,建立了退学工作台帐。完成了“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国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安塞区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制度,为所有贫困户统一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截至目前,全区已报销大病保险167人,共计313460元;商业保险共报销173人次,金额28.91万元,大大减轻了贫困群众的就医负担。“不让一个家庭受凉,就是人间的温暖。”给每一个穷人赶上时代的动力,就是提高他们的获得感。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效改善了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贫困户杨赛今年5月搬进了安塞区惠泽花园安置小区。宽敞明亮的新房,是杨赛一家向往了14年的梦想。“新房85平米,够一家四口住。政府还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让我在这个小区做保洁,既能照顾家人,又有稳定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杨赛的喜悦溢于言表。2016年以来,安塞区陆续建设了惠泽花园、聚福花园等11个集中安置小区。截至目前,安塞已有2523户8542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新房。其中,集中安置2406户,占搬迁总户数的95.4%;搬迁117户,占搬迁总户数的4.6%。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完成。对扶贫和投资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城乡低保、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政策标准不断提高;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中,安塞区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多项惠民政策编织了一张民生保障网。
来源:延安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民生工程推进会上的发言,推进民生工程实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74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