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刚刚入职的李琪琪看中了一款新手机。因为没有积蓄,所以选择在网贷平台“甜兔”借了3000元。但由于一周内未能及时还款,利息越积越多,最终负债高达15万元。为了迫使还款,该平台伪造了李琪琪的暴露照片,并分发给他的同事、亲戚和朋友。李琪琪别无选择,只能向家人求助,到处借钱偿还。
日前,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网络“套路贷”犯罪集团案。经查,网贷平台“甜兔”伪装成菜谱APP,应付申请平台审核;用户下载后,就成了贷款软件。之后非法获取用户手机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所有权限。,并以“消费垫付”为诱饵,诱导业主借款;然后以支付“服务费”为名,收取高额利息。
自2018年5月以来,该犯罪集团已非法获取超过1197.6万人的个人信息。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共有47.5万余人被骗贷款,累计贷款59.75亿元,追回91.16亿元,非法获利31.41亿元。截至事发时,集团尚有未偿还本金14.7亿元,逾期利息83.77亿元。
诱导业主借钱
1317个手机应用,24个网贷平台,超过47.5万人受害。
李琪琪的经历并非个案。去年11月,兰州市公安局民警李刚在一次例行网络巡查中发现,一款名为“甜兔”的APP下载页面出现大量评论,被称为“骗子软件”,该软件在苹果、安卓平台各大应用商店均有销售,下载量巨大。
“下载页面的功能描述是各种菜谱。下载安装后发现是一个‘网贷’超市,有很多入口诱导店主借钱。”李刚介绍,对该软件的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后发现,该软件一旦安装,会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强行获取通讯录、通话记录、摄像头等权限。
“签订的合同不是贷款协议,而是预付款合同。借了3000块钱,实际只拿了2000多一点。”李琪琪回忆道。
兰州市公安局民警何晓东介绍,该犯罪集团通过收取逾期高额费用获取非法利益。比如受害人贷款1000元,平台以服务费的名义提前扣了300元或500元,但受害人实际只拿到了700或500元;贷款期限为7天。贷款逾期,每天加收10%利息(按1000元计算),利息重复计算。
李琪琪说,贷款逾期后,她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在甜兔客服的推销和诱惑下,向雏鹰、闪电虎等平台借钱。
“‘甜兔’的应用不仅仅是借贷的具体操作平台,还有一个‘促超’的作用。”李刚介绍,“甜兔”有多个链接,指向一些功能类似的应用。“表面上是不同的网贷平台,实际上背后的老板是同一个人。”
经查,2018年5月至今年3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开发使用手机app 1317个,建立“雏鹰”、“闪电虎”、“红番茄”、“米猪”等网络借贷平台24个,通过40余家空壳公司与受害人签订合同。
今年1月,兰州市公安局正式立案侦查。数据显示,该集团累计违规贷款327.82万余笔,受害者超过47.5万人,遍布全国各地。
外包收款业务
犯罪集团分工明确,40多家空壳公司逃避打击。
王某某曾就职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深谙互联网金融。据王某某等人交代,“甜兔”的源代码是正规的小贷平台软件,他们购买后进行了所谓的“完美升级”。王已经招募了24名程序员来重写源代码。
“改写后,‘甜兔’有了‘AB面’,A面是用来应付平台审核的。顺利通过审核后,马上跑B端,放款。”李刚说,以“甜兔”为基础,犯罪集团已经克隆开发了24款类似应用,其中19款已经成功上线运营。
犯罪集团还与风控公司合作,对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比对,筛选潜在客户,并进行分级。“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会精准推送贷款信息给他们;如果不符合要求,信息会被转卖出售。”李刚说。
据办案民警介绍,因为没有贷款资质,王在放贷时并未与受害人签订借款合同,而是与40余家空壳公司签订所谓的“消费预借合同”,以逃避打击。
王交代,该集团将催收业务外包给河南郑州、安徽亳州等地的24家催收公司。“他们的合作协议规定不能暴力催收,不能在家催收等。,但这只是他们逃避打击的幌子。”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民警谭存军表示,王已经为催收公司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催收公司的业绩进行排名。排名越高,业务量越大,佣金比例越高。反之,将进行业务处罚。”
据办案民警介绍,为了获取高额回报,这24家催收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威胁、恐吓等暴力催收方式。“他们以合作共享的方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利益集团,进而形成了一种更加隐蔽、更加难以打击的新型‘套路贷’。”谭存军说。
王某某等人用不到2亿元本金,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成为一个大犯罪集团。
据办案民警分析,犯罪集团选择的借款人有相当一部分是无节制的消费群体,也有职业正当但并不宽裕的群体。这些人欠钱后,不仅害怕催收,还担心被亲戚朋友知道。所以,他们知道自己会被骗,勉强还钱。
大数据处理案例
抓获犯罪嫌疑人218名,涉及多家第三方服务公司。
鉴于该案涉案金额大、涉及面广、受害人多,兰州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开展侦查,并向公安部、省公安厅报案。
“为了办理这个案件,公安机关已经收集了120TB以上的数据,还专门购买了10台服务器,用于提取、分析、还原犯罪数据。”谭存军介绍,在公安部的组织指挥、省公安厅的积极协调和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下,专案组组织400余名警力在浙江、陕西、安徽等地同时行动,一举摧毁6个犯罪窝点,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价值约人民币20.55亿元。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8人,其中批准逮捕80人,刑事拘留14人。警方将继续抓捕尚未到案的嫌疑人。
兰州市公安局民警胡祥龙表示,王还与多家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著作权登记机构为20多个平台软件违规办理著作权权证,用于各类应用商店审批;银行卡认证公司根据犯罪集团提供的基础信息,非法查询受害人银行卡账户信息、流水、使用情况等。风控公司对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以及银行卡认证公司的认证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评估受害人的还款能力。该犯罪集团利用第四方支付平台放贷,向受害人收钱。同时,其下属公司也通过第四方支付平台进行转账。
“本案汇集了网络犯罪中非法窃取公民信息,电信诈骗中虚构事实、剧本,特别是暴力催收、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形式。可以说,结合多种犯罪表现形式和手段,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甘肃省公安厅副厅长、兰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肖春说。
然而,无论披上多少“合法的外衣”,有组织地利用暴力追逐暴利的黑恶势力的犯罪本质并没有改变。办案民警认为,这类犯罪也暴露出社会管理、行业监管、金融创新、互联网监管等方面的管理漏洞。比如线上APP审核监管标准不同,“AB端”APP被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大额交易资金监管薄弱,查询溯源困难;通过登录强行获取的大量公民信息被犯罪集团出售、流通。
“必须杜绝无节制的消费心理,保护个人信息,高度警惕短期‘营利性’网贷。”肖春表示,遇到非法网贷,一定要保留网贷软暴力的证据,比如恶意伪造图片、威胁短信、电话骚扰等,并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将立案侦查。
(文中受害者均为化名)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24日第10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套路贷如何解决,套路贷之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61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