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龙文区郭坑镇规划2030,漳州龙文郭坑镇黄坑征地规划

龙文区郭坑镇规划2030,漳州龙文郭坑镇黄坑征地规划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2022年,龙文区郭坑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1464万元。至10月,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实际完成投资2797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91.05%。项目数、投资额、进度并列漳州市第一。

辉煌的成就,让这个坐落在九龙江北溪畔、贯穿鹰厦铁路的城郊小镇成功“脱圈”。

立足资源禀赋,深耕农文旅融合,今年以来,郭坑镇努力探索实践,推动产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传统农村乡镇转向城郊型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寇舍村因地制宜,努力发展蔬菜种植。闽南日报记者燕杰摄

下“特色棋”,启动发展新引擎

沿着九龙江北溪郭坑段蜿蜒的河堤行驶,水清岸绿,花香花香。

西埔生态农业观光园、郭坑树葡萄种植基地、寇舍下关双溪生态园、丁寨山生态茶园等特色农业基地,沿着北溪河镶嵌,串珠成链,串起一片片。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郭坑镇以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一村一品”为背景,编织绘制了六大特色“园区”:

——罗宾村深化蔬菜种植,打造种植规模化、养殖优质化、经营专业化的都市菜园;

——黄晴村依托温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温泉产业,建设优谷温泉投资体验馆,打造温泉天堂;

——西埔村着力打造电商直播园区、淡水养殖基地、鲜切花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打造创客花园;

——寇舍村整合发展田园综合体、下关双溪生态园、金鸡山科研基地、海斯B&B等项目,打造共享田园;

——福耀村围绕关帝文化交流中心发展夜间经济,推出关帝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餐饮,打造崇德家园;

——东西农场探索“文化+旅游+乡村”发展模式,引进民族文化业态,举办体育赛事,发展绿竹笋种植,打造文化创意艺术园区。

如今,规划建设中的项目稳步实施推进,犹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种子”,成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亮点,促进了农业旅游的有机融合,加快了全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郭坑镇坚持党建引领,启动“跨村共建”工作,实施全镇推进乡村振兴。目前,已建立3个跨村联盟党组织,有效整合10个村(居、场)发展资源,构建“一点两带三片”党建共建新格局,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积极发展新业态,打造网上名人产业融合项目、国坑特色郊区,发挥叠加效应,促进城市生产者深度融合,加快休闲旅游小镇建设。郭坑镇党委书记徐宜军说。

巧用“积分制”和“积”发展治理新活力

“积分制实施以来,我和村民们一起参加了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处理等志愿服务。到今年9月,我存了50个积分,用积分卡在积分超市换了一桶2升的食用油。”郭坑镇口社村村民陈告诉记者。

在陈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村委会一楼的“积分超市”兑换点,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安全帽、牙膏、大米等10多种生活用品供村民挑选。据介绍,除了物质奖励,参与积分制的家庭还可以享受精神奖励和政策奖励。家庭平均得分在全村排名靠前的,给予镇村表扬,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活动中优先考虑,优先获得各级各部门的扶持政策和信用贷款。

“现在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整洁,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每个村民,每个家庭都有贡献。”陈自豪地说。

围绕乡村治理的薄弱环节,今年,郭坑镇以口社村为试点,探索实施“五和谐、共创”积分制。积分制以“善待村民、温暖乡村、乡风和谐、社会和谐、邻里和谐”等五项行为准则为核心。细化“加减分”32个点,建立积分账本,对村民正能量行为进行分类,对不良行为进行扣分。同时,村里还组织两个村委会、乡镇领导、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分别成立了积分评议小组和仲裁小组,确保积分真实有效。

积分制实施以来,该村“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落实,乱扔垃圾、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制止。“积分家庭”中,17户被评为美丽花园示范户,其中省级2户,市级5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率。“积分制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有了量化标准,乡村治理就有了一面镜子可以照,一把尺子可以量,一个标杆可以比,把任务顺序改为鼓励引导,把‘我要参与’改为‘我要参与’,突出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郭坑镇党委副书记、挂钩干部陈表示,郭坑将继续探索、延伸和完善积分制,逐步在全镇各村铺开,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保持“乡土气息”,续写农村“新面貌”

每到风和日丽的夜晚,罗宾村的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院士文化广场,或泡茶聊天,或唱歌,或听织锦歌,或跳广场舞,古色古香的院士文化广场上一片欢歌笑语。

“这里以前是废弃的猪圈和旧瓦房。它坑坑洼洼,杂草丛生。到了晚上,村民们都不愿意靠近。”站在院士文化广场,罗宾村党支部书记郑慧萍对记者说。

今年年初,村里计划利用废弃的空土地,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场地。“没想到想法一提出,就得到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郭坑镇党委组织委员、挂钩干部江俊杰说,院士文化广场占地4000多平方米,他们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90%的征地任务。

广场建有院士长廊、清风长廊、党建长廊等。,并植入孝文化、家风家风、学生风采,成为爱国爱党爱乡的新基地。对于广场的角落空,村里引导村民自愿认领,种植果蔬。

广场不远处,红砖白墙、坡屋顶的“闽南风”别墅和谐统一、整洁有序,完美融入周围环境,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

为解决“有新房无新村”问题,罗宾村按照“两个统筹、两个统一管理”的要求,探索统一建设规格、统一“三通一平”、统一外墙装修、统一开工竣工、统一迁入等“五统一”机制开展新村建设。目前一期已投入使用,15栋,27户。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正在紧张收尾。

罗宾村文化底蕴丰厚,明代人才辈出,如政务博士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朱门的弟弟陈淳曾在此讲学。罗宾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充分考虑村庄实际情况,挖掘保护宋代古井、明代牌坊、祠堂等文物古迹,因地制宜,修旧如旧,尽量保留乡村风貌和乡愁。

“乡村建设不仅要塑造,更要铸魂。”江俊杰认为。在乡村建设中,罗宾村融合孝文化、斋藤优子文化、院士文化,实施“饮水思源”乡风文明工程,打造北溪学校、院士文化广场、“树下歌唱”等“人文罗宾”三大新品牌,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培育向上的乡风和清正廉洁的家庭。

(来源: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政府网站)【投稿及区域合作请发邮件至新报3469887933#qq.com24,24小时内回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龙文区郭坑镇规划2030,漳州龙文郭坑镇黄坑征地规划":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5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