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朱丹丹北京报道。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网贷业务兴起,但其中的风险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日前,《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被透露正在小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内部征求意见。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暂行办法》内容包括互联网贷款的概念、合作机构类型、贷款营销和收费模式等。,其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直接和变相的风险承诺”“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等等。
“网贷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两年很多银行机构都在尝试互联网贷款,也有很多是和贷款机构合作的。在互联网借贷过程中,各家银行机构的业务能力千差万别,放贷机构也良莠不齐。合作模式不统一,产品合规问题和风险时有发生。”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
他进一步表示,《暂行办法》的目的是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和监管做出完整系统的要求。
单户个人信用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暂行办法》提出“商业银行办理互联网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小额、短期的原则。”
具体要求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超过30万元。个人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对此,多位人士指出,其实在这一办法出台之前,一些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已经提出消费信贷业务要坚持小额的短期定位。
例如,2014年原北京银监局发布的《关于个人综合消费贷款领域风险提示的通知》指出,“个别银行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监管不严,贷款金额大、期限长,明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
至于具体额度和期限,原北京银监局当时提出的要求是“原则上应发放期限在10年以下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不难看出,在《暂行办法》中,上述指标的量化标准更加严格。
对此,余百成也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目前大部分银行网贷产品都符合这一要求。这个限制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估计的,也不同于信用卡分期等产品。”
但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公司不受该条款约束。
对此,余百成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在产品设计上可能会更加灵活。
此外,上述《暂行办法》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参考行业经验,确定单户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上限,并至少每年一次重新核定该笔贷款对应的授信额度。”
对此,业内人士也承认,这意味着“一次性授信,循环使用”的做法将不复存在。
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直接和变相的风险承诺。
除了小额、短期原则,《暂行办法》还扩大了合作机构范围,明确实行名单制管理。
《暂行办法》指出,“合作机构是指与商业银行在营销、获客、联合贷款、风险共担、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各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大数据公司、信息技术公司、催收贷款公司等相关合作机构等非金融机构。”
同时还提出“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覆盖各类合作机构的准入机制,明确相应的标准和流程,实行名单制管理。”
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大数据公司、信息技术公司也被纳入合作机构范围。
余百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商业银行网贷的合作机构中,机构类型越来越多样,业务分工越来越细化。电子商务、大数据公司、信息技术公司都是为银行提供贷款帮助等业务服务的常见类型机构,提供营销、获客、数据、风控等服务,其中有些也与风险相关,因此纳入合作名单管理。"
此外,在担保增信方面,《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直接和变相的风险承诺。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无担保资格和信用保证保险资格的合作机构直接或变相提供的增信服务。商业银行在与具有担保资格和信用保证保险资格的合作机构合作时,应充分考虑上述机构的信用增级能力和集中度风险。”
对此,余百成指出,合作机构不应该垫底,或者没有资质的机构不应该提供增信服务。这一条在近一两年的相关监管要求中被多次提及。在早期的助贷合作模式中,贷款机构增信是常有的事,但贷款的实际出资人是银行,银行要承担最终风险。所以从风险的角度来说,银行需要控制核心的风险控制环节,避免因为贷款机构的风险而传导到银行。这一规定对贷款机构和银行的合作模式产生了影响。银行要建立网贷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借贷机构要回归为银行提供服务。
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包括一些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在内的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涉及智能风控、智能信贷等领域,科技服务收入占比上升。
其中,360金融在2019年二季报中强调了“轻资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2019年上半年,360金融的贷款匹配规模为38亿元,环比增长10倍,占比升至8%。
当时有分析称,360金融的“轻资本模式”是指只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和信用评估服务,信用风险由金融机构承担。这种无底模式是未来的亮点。
主编:孟俊莲主编: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解读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不得接受合作机构风险兜底承诺“助贷”业务回归本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4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