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是满足消费者短期小额现金贷款需求的一种方式。初衷是为了缓解部分群体的贷款困难,促进创业创新,而不会给借款人造成很高的还款负担。现金贷确实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燃眉之急,适度缓解了民间融资需求。
起源于国外,在国内迅速发展的现金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6000亿发展到1万亿。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的一个分支,有着当年P2P行业的野蛮生长姿态。
然而,随着现金贷的盲目发展和一些借“现金贷”之名行高利贷之实的恶意行为,现金贷使许多借款人陷入债务危机,引发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各种危害,甚至出现“裸贷”、跳楼等社会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现金贷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在网上持续发酵,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监管层不断释放整顿现金贷的信号后,掀起了一场雷霆清理现金贷行业的风暴。
12月1日,央行牵头研究,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网络小贷清理整顿工作,要求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审批,暂停现有现金贷业务,加强小贷公司资金来源审慎管理。原本野蛮生长、饱受质疑的现金贷行业,最终被监管搁置。
一纸通知让火热的现金贷行业瞬间进入“寒冬”,大平台萎缩,小平台凋零。统计显示,截至11月19日,科技平台发现有2693家现金贷平台在运营,但目前仅有28家现金贷平台持有网络小贷牌照。也就是说,目前只有1%左右的现金贷平台持有网络小贷牌照,这意味着在现金贷监管落实后,大部分现金贷平台都会退出。
现金贷细则的实施,无疑会给现金贷行业成千上万的平台带来大变革、大调整、大洗牌。快速扩张的现金贷业务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现金贷业态和现金贷行业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近两年来,蓬勃发展、备受争议的小额贷款ABS发展迅速。统计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前11个月,微贷ABS发行规模分别为144亿元、726亿元和2421亿元。
那么《通知》下发后,微贷ABS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小贷ABS能否重现往日辉煌?
业内人士认为,《通知》的实施将有效遏制当前现金贷业务的乱象。ABS几乎是小贷公司绕过杠杆限制,扩大表外资产规模的天然武器。小贷公司开展ABS业务,融资是满足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后的资金缺口的主要目的。《通知》明确否定了信贷资产转让和资产证券化的表外功能,此类融资规模也将纳入融资规模计算杠杆率。
在这种情况下,ABS将只具有融资功能,不能用于规避监管考核。在杠杆率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资本金无法无限补充,融资总规模也是有限的,这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很多小贷公司不得不主动缩减规模,所以ABS供给不仅短期会萎缩,长期也会受限。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此次整治主要针对的是没有具体场景和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标准化消费金融ABS产品对刺激消费和实体经济都有好处,不会一刀切。
此外,从需求层面来看,目前市场上发行的消费金融ABS产品大多是分期产品,并非“现金贷”ABS产品,银行可以继续投资。部分ABS产品是否属于“现金贷”还存在疑问,需要监管部门进一步认定。虽然局部规模可能下降,但资产证券化的资产端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好的资产不会受到影响。
总之,消费贷款和ABS是市场发展的自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通知》的下发,对消费金融的ABS业务有了进一步的规范指导,但消费金融的正常ABS发行就不用说了。
作者:固定圈服务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贷 abs,小额贷abs":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50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