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炒房团”这个词还是土豪的专属,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几年楼市的上涨趋势,让很多低收入者蠢蠢欲动。毕竟说他们看到一套动辄可以翻倍的房子不动心是假的。有人极力“推崇高贷”,有人极力为炒房寻找“竹笋”。
在楼市适度调控时期,这些高杠杆的投机资金可以尽量保证持续的现金流。
但今年以来,各城市精准调控的力度不断加大,调控的频率和密度都创下了历史纪录。之前被炒房团信以为真的玩法,突然被严格的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封杀。
导致很多炒房团高位下跌。作为旁观者,看他们的起起落落,就能发现一个普遍现象。
只要在炒房上磕磕绊绊,他们都想尽办法集资买房,甚至“长期借款”,用短期贷款作为首付。最终财产无法顺利变现,导致“借新还旧”,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被逼到“断供”的悬崖边缘,可悲可叹。
天涯论坛的一位炒房者说,他来自四川某城市,虽然月薪只有5000元,但因为嫉妒去年房价飙升,毅然加入炒房团大军,主要目标是成都和重庆。
他自己的积蓄,加上亲戚朋友的借款,只有20多万,于是他把目光放在了银行等渠道的各种信用贷款、小额贷款、短期消费贷款上,哪怕是高息,也只是为了抢房。
那时候成都房价已经加速上涨,重庆楼市也蠢蠢欲动,买房难多了。最终,他在青羊区买了一套两居室,在高新区买了一套小户型,在重庆渝北买了一套小高层。
难道这个炒房团就不怕还不起这么多贷款吗?他当然害怕,但他是在赌房价大涨后能顺利套现。不得不说,算盘打得确实不错,但故事的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正如他所料,房价确实大幅上涨。成都在二线省会城市中脱颖而出。有了新一线城市的光环加持,各地买房、二手房的排队都起来了。重庆也涌入了大量炒房团,中心城区均价持续上涨。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直到成都发布“5.15”楼市新政,限购调整为家庭、社保、落户时间。形势急转直下,大量买家流失,需求突然变得稀缺。7月份挂了一套房,两次降价。还没有卖出去。
房地产流动性降低是他现在最大的苦恼。为了偿还高达10万元的月供和利息,他每个月都要借新的短期贷款来偿还沉重的债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杠杆带来的压力像滚雪球一样加速,以至于他感叹道:“明天就是还月供的日子了,这次又不知道找谁借了。”
以前觉得离我很远,现在觉得随时可能发生。炒房者将“久借”、“借新还旧”等手法发挥到极致,最终也没能逃脱落井下石的结局。
有人会疑惑,他不能把其中一套房子原价卖掉吗?要知道,如果房价一年多不涨,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持有成本高,利息压力累积,卖了还贷有多容易?
这是一个普通工薪族的炒房经历。为了抢房子,他不惜十次使用杠杆。为了等房子顺利卖出去,他不惜继续在债务的道路上走下去。当房子像泥潭一样包围着他的时候,谁能不感到一声叹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炒房客陨落记:去年“短借长用”为抢房,如今“借新还旧”要断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42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