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民在新房前合影。南海网记者李少远摄
“我有36亩橡胶,明年卖掉能有不错的收入。我打算通过购买牛羊来发展养殖业。”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浪兵村村民钟海民,是个健谈能干的人。前几天,记者见到他时,他谈到了明年的发展规划。
钟海民今年41岁,皮肤黝黑,身体健壮。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有一种精神。在钟海民危房改建的新房里。他告诉记者他现有的产业:30英亩的辣椒和樱桃番茄,36英亩的橡胶。
事实上,很健谈的钟海民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父母年事已高,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孩子也在上学。家里一度陷入困境,很穷。然而,钟海民并不甘心。在自己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下,一家人可以脱贫摘帽。而这一切的改变,都要从五年前说起。
自我完善和发展种植业摆脱贫困
钟海民家有六口人,夫妻带着一双儿女,父母年迈。本该是家里顶梁柱的钟海民,一度因病失去劳动力;父母年迈且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孩子在上学,妻子李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肩负着家里的生计和丈夫高昂的医药费。对此,钟海民一直懊悔,一直烦躁,一心想着如何改变。直到2014年6月,钟海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钟海民获得了医疗救助。经过两年的积极治疗,他的病情已经稳定,基本劳动力已经恢复。此外,镇政府、村委会干部和帮扶干部深入开展扶贫政策宣传和落实,“我要脱贫”的愿望在钟海民心中根深蒂固。
“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看病不用花钱,还有更多的产业帮扶政策。如果不能脱贫,那就是懒的问题。”钟海民说,现在身体状况逐渐好转,能够工作了,就想增加家里的收入。2016年,他主动申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发展冬季瓜菜种植业,每年租用土地种植几十亩冬季瓜菜,瓜菜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钟海民在村里种了30亩辣椒和圣女果。因为辣椒、圣女果价格不好,他就去追南瓜等其他瓜菜,让家里增收一万多元。
夫妻相互扶持,奔向更好的生活。
在钟海民家中帮助干部了解家庭生活和产业发展情况(右)。南海网记者李少远摄
“怎样才能增加家庭的收入,让父母和孩子不愁吃穿?”钟海民说,产业发展了,日子越来越好,但离繁荣还有一点距离。为此,他开始琢磨如何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扩大产业规模。
为了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钟海民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到每一所扶贫夜校学习种植技术。此外,他还经常在晚上召集村里的年轻人聚一聚,交流分享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同时会带动村里一批年轻人一起发展养殖。
“只要你肯努力,生活会慢慢变好的。”当李看到丈夫的勤奋和进步时,她心里充满了喜悦,她想帮助她的家人一起增加收入。2018年,她参加了公益保洁员的工作,在村里实现了就地就业,既保证了家庭的稳定收入,又照顾了年迈的父母。此外,昌化镇帮助钟海民一家投资海南福瑞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8.11万元,每年获得分红9732元。2017年,钟海民家也完成了危房改造,搬进了新房。2018年,钟海民一家成功脱贫。
浪兵村第一书记付荣斌说,钟海民家摒弃了坐等他人、依靠他人的思想,主动发展种植业,不断扩大冬季瓜菜种植规模,实现了脱贫致富。是昌化镇贫困户学习的榜样。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儋州11月2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李少远)
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任何理由使用、复制、修改、复制、传播或与其他产品捆绑使用或销售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如需转载,请联系南海。com进行授权。凡侵犯我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电子邮件:nhwglzx@163.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志智双扶丨昌化镇浪炳村村民钟海敏:夫妻同心 多产业发展脱贫致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4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