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征信修复“智商税”(二)|房产中介、小贷机构成线下客源 报价混乱遭用户质疑

征信修复“智商税”(二)|房产中介、小贷机构成线下客源 报价混乱遭用户质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信用卡没有及时还款,产生逾期记录后很受影响。最近想买房,被银行直接拒绝了。尝试提出异议申诉,找中介修复,但在实际了解中并不容易发现。”9月28日,用户汪洋(化名)向《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经历了自己申诉和找代理两种途径的王阳,最终放弃了提前修复征信。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信用修复行业报价混乱,用户难以分辨。代理商通过房产中介、小贷公司等渠道获取线下客户,操作信用修复也有很多困难。

报价混乱,用户存疑。

北京商报记者在《征信修复智商税(一)|知行征信机构层层加码,被控非法展业,代理商该怎么办》的报道中,曝光了市场上一些机构非法从事征信修复业务,招募加盟代理商,代理商交费加盟后才发现诸多问题的乱象。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也与多位有逾期记录的用户进行了沟通。受高报价、逐项定价的收费方式影响,即使是需要金融贷款的用户也同样犹豫不决。同时,很多受访用户认为信用修复根本就是“拿钱办事”,不了解背后的难度。

有多次逾期记录的用户王阳(化名)今日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其持有的多张银行信用卡陆续产生逾期记录。2019年后,他逐渐还清欠款但记录无法消除。“最后一笔银行逾期发生在2020年初,受疫情和家庭重大变故影响。”

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对用户的减免政策,也让当时正打算买房的王阳产生了对逾期记录提出异议的想法。汪洋说,他先是想通过政策处理疫情期间的逾期,还贷时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通过银行异议申诉渠道提交相关材料,但最终未能通过审核。“银行在征信报告中还可以看到其他逾期记录,这也说明逾期不是意外,自然不会处理。”

用户委托中介修复征信时需要填写的一些信息。

在针对征信进行申诉的过程中,汪洋也从网上了解到了征信修复的操作。“我以为是给钱的‘特殊渠道’。最后还是要走银行的这个申诉渠道,感觉效果会受到质疑。我可以不花钱自己上诉。交钱不能保证解决问题,我还要承担经济损失的风险。”

另一方面,除了修复效果待定之外,市场中介给出的参差不齐的修复报价也让汪洋质疑。在此期间,汪洋先后联系了三家声称可以修复征信的机构,同样的逾期记录给出的报价从2500元到6000元不等。汪洋认为,差价过大也意味着行业整体无序,可信度会进一步降低。

北京商报记者今日从一位银行从业者处获悉,用户投诉征信异议后,银行会严格重新核实信息,并形成报告,但投诉成功率很低。“银行对用户的征信审核非常严格。如有特殊情况或提交错误,用户可自行提出投诉。”

入行一年的高菲也向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证实,目前征信修复市场定价混乱,部分有需求的用户咨询价格后无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指出,具有付费性质的征信修复行业仍处于暗箱状态,大量机构没有资格打着“代理、服务”的旗号,打着“擦边球”的形式开展征信相关业务。用户对信用缺乏足够的了解,信息不对称导致此类机构横行,用户上当受骗。

“这两年,用户对征信修复的警惕性有所提高,这也是多方宣传的结果。但仍有部分用户认为花钱就能解决逾期问题,本质上也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用户对征信合规意识的缺乏,也说明目前的教育宣传工作还不够,其重要性有待进一步强调。”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杨补充道。

线下吸引客户太难了。

近年来,各种公众平台出现了招揽用户、出售相关培训课程等广告,备受关注,但各种关于信用回收的骗局也频频见诸报端。在曝光加盟乱象后,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也向员工详细了解了信用修复业务的客户和真实收益。

谈到收入水平,高菲忍不住“倒了一肚子苦水”据高菲介绍,业内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渠道获得的。通过贴吧、微博、各种短视频平台进行线上业务介绍,让用户主动联系;线下通过当地房产中介、汽车4S店小贷公司等业务员,介绍金融贷款逾期的用户,业务员可以拿到20%的利润。

“加盟前,公司重点推广行业的‘钱’景,以此吸引代理商加盟,处理一个用户至少2000元的逾期记录,一个月吸引10个用户至少2万元的收入。但实际的展览过程很艰难,很难从中获得利益。”高菲指出,“为了吸引用户,我的报价一再下降,甚至最低的500元也能接单。但最后还是会卡在银行里。一年来,投入了近10万元,但一笔都没做成。”

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多方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有多家机构开展征信相关业务。本质上,提供此项业务的机构利用法律允许的“信用审查”制度,通过银行信用异议申诉渠道帮助用户申请,但实际效果极其有限。

用户委托中介修复征信时需要填写的一些信息。

高菲也向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坦言,通过银行的异议申诉渠道,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向银行提出申请。之前很多同事以生病住院等不可抗力为由反对上诉,但现在银行对这部分内容的审核更加严格。不少机构还通过抓住银行漏洞,转而“威胁”银行取消记录,包括在办理信用卡前未向用户说明风险,提交逾期信息前未告知用户等。但这种方法也很难实施,因为很难掌握证据。

孙杨指出,目前市场上的这类信用修复机构,大多是通过信息包装、各种说辞来诉求银行。这期间也有大量诈骗公司只收钱不干活,严重危害实体信贷市场。征信报告的意义在于如实反映用户的信用状况,便于金融机构进行风控审批。

孙杨表示,如果信贷可以“随意修复”,就失去了反映真实信贷情况的初衷,无论是银行还是监管机构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中国M&A协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委员安永光甚至直言,围绕信用追偿的加盟和收费都是违法的。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网站办理异议投诉和信用追偿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也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其他渠道办理异议投诉和信用追偿。

加强整治,严打。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在信用回收的业务下,被“钱”景吸引的代理商和急于解决逾期问题的用户,都成为了这类业务机构的收割对象。大量机构以“帮助用户合理投诉,帮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为名,大赚一笔。

银监会发布风险提示。

但是,央行和银监会已经针对第三方代理开展信用修复等问题发出风险提示。央行强调,社会上一些公司打着“信用恢复”的旗号,声称可以通过花钱“修改自己的不良信用记录”,因为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借款人的侥幸心理,骗取“中介费”和“培训费”,公众要警惕上当受骗。

央行指出,坚持规范与培育并重,合理引导有资质、有资质、有资源的征信机构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对未经批准或备案从事征信业务、打着“征信修复”幌子非法骗钱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央行2021年1月披露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以“征信服务、信用服务、信用评分、信用评级、信用修复”等名义提供征信服务,适用于该管理办法。

孙杨分析认为,“信用修复”被纳入监管和规范运作范围是必然趋势,市场上在展业中违规的机构必然会在严格的整改下被淘汰。

对于如何整治和根除这种乱象,孙杨强调,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查这类公司的注册情况,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信用修复业务,严厉打击欺骗和伪造信用,甚至中介机构内部人员与金融机构相互勾结进行信用修复的行为。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此类事项的深入检查和追溯审查,并在监管评级中予以体现。此外,通过更多的宣传教育,树立健康良好的信用观念,引导用户不过度使用贷款和信用卡,适度消费和借贷,通过正规渠道处理信用相关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征信修复“智商税”(二)|房产中介、小贷机构成线下客源 报价混乱遭用户质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2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