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贵州省贵阳市农民周品清最近有了一份新工作:棚户区改造新开发项目的保安。他的妻子李廷江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家当清洁工。他们在贵阳裕安新城获得了安置房,不仅满足了自住需求,还可以出租,比过去有了更稳定的生活来源。
借助棚户区改造项目带来的契机,周品清一家实现了夫妻团聚、稳定就业和财产性收入。中国正在加快棚户区改造,这改变了相当一部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包括新房子、新工作和新机会。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实际支出1521.03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棚户区改造支出419.61亿元,同比增长148.1%。
贵阳市棚改办主任杨天华告诉记者,西部很多城市在建设历史上欠账多,棚户区具有密度高、住房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环境卫生差等典型特征,是城市“二元结构”的症结之一。加快棚户区改造,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改造城市危房、改善贫困家庭住房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改造了1260万个棚户区,2013年改造了320万个。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峰表示,棚户区改造将使相当一部分无法通过市场解决住房困难的人受益。此外,推进棚改还有助于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也表示,在我国经济增长缓慢、商品住房价格高企、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城镇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实施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2013年至2017年要改造1000多万个棚户区。还提出,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开启新一轮棚改。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的住房政策已经从注重住房市场调控转变为注重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体系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戚迹表示,今年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棚户区,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和1亿左右人口居住的城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还有较大差距。棚户区改造还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滞后、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资金缺口是棚户区改造的一块“硬骨头”。
根据计划,今年全国棚户区改造户数为470万户,是2008年以来任务最重的一年,资金需求量也最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新闻发言人倪虹透露,这种规模的改造预计需要投资1万亿元以上。
专家指出,解决棚改资金问题,在保证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降低棚改融资成本,在挖掘市场驱动力上做文章。
中国上个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补助力度,以落实财税支持政策。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债券创新,支持承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发行债券。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了住宅金融事业部,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项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CDB新承诺棚改贷款676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发放2195亿元,惠及棚户区213万户。(执笔:高丽、张亚亚、齐剑、韩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棚户区改造规模,中国棚户区改造到什么时候结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8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