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早的年终奖始于东汉时期,高官最多能拿到一年的工资。相比之下,清朝并不提倡年终奖。(示意图/塔奇图像)
年底了,上班族最期待的就是领年终奖,发年终奖的文化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东汉年终奖的数额与官员的级别有关,他们甚至得到20万铜钱,相当于10万人民币。但清朝不提倡年终发放,导致官员只能从老百姓中搜刮。
年终奖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被称为“拉稀”。据《汉·关彝》记载,“将军、三公各付20万元,牛肉200斤,粳米200元,特金、侯各15万元,卿10万元,校尉5万元,尚书3万元,侍中、将军、大夫2万元,、刘氏各7000元。意思是皇帝会在腊月发钱慰劳官员,其中将军和三大臣可以得到20万铜钱,相当于一整年的工资。
但在东汉时期,年终奖的多少与官员的官阶有关,而基层官员的年终奖并不多。以秦汉为例。当时的公文写在竹简上,用麻布或丝绸做成的麻袋装着,用泥土封好,盖上官印。另一个部门接收他们的时候,把公文拿出来,袋子就成了垃圾。他们清理了公文包,放好了。由于袋子的材料非常好,所以它们会在年底作为基层官员的年终奖金出售。
宋代官员的俸禄项目很多,但俸禄很高,年终奖却很少。在每年的冬季至日,皇帝会给高级官员,如总理和唐使节发放年终奖金。每人只有五只羊,五石面,两石米和两坛黄酒。所以唐宋时期,朝廷允许州府机关向民间放高利贷,政府会给他们小额贷款的固定资本,小部分上缴国家,大部分则是。
明清时期,官员的薪水较低,朝廷也不提倡发年终奖。官员们不得不寻找自己的奖金来源。当时地方官有很多赚钱的渠道,以各种名义掠夺百姓钱财。北京的官员相对贫穷。为了获得信息,地方官员会与北京的官员互相关照。每到冬天,他们会认为北京官员买炭送钱给六部官员,称为“炭拜”。地方官给钱,信里基本不会直接说数额,而是用梅花诗的八韵、十韵或几十韵来代替。比如四十两银子就叫“四十贤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古代年终奖发的是什么,古代年终奖会奖励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5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