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浙江107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不仅是中国唯一突破100家的省份,新增入围企业达到11家,领先全国。
500强企业连续24年位居全国第一,这是浙江民营经济值得骄傲的成绩。民营企业一直是浙江金融服务的核心领域。多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和户数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特色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在当前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浙江银保监局打出一套监管“组合拳”,引导银行保险业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不断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全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2.8%,比年初增加8020亿元,同比增长17.5%。
着力服务民营制造强省建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作为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浙江银保监局立足民营制造强省建设,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全力保障全省制造业金融安全。实施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形成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6个领域专项工作清单,推动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把精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长期重要战略。6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69万亿元,居全国首位。建立制造业信贷投放监测体系,根据监测情况对机构进行重点监管。完善监管激励机制,将制造业金融服务作为重要评价因素,纳入辖内银行业机构年度监管评价体系。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在浙江银保监分局部署下,温州银保监分局围绕“5+5”产业链推进制造业金融,引导金融资源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对接信部,实行项目清单共享,主动对接全市重大制造业项目和千亿技改项目,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链升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专精创新”企业领域倾斜,加强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不断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
走进位于乐清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利达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利达”),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水泥车进进出出,一个崭新的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中。原来,浙江利达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生产车间开始投入建设。
浙江利达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低压线束等传统汽车零部件材料的“专业化创新型”企业,是多家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的供应商。近年来,国内汽车企业大规模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销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激增。浙江利达抓住机遇,加快新能源汽车线束研发,扩大产能。随着产能的增加,新生产车间的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农行温州分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主动提供资金支持方案,为技改项目授信1.6亿元。“有了这笔贷款,我建设智能生产线的信心增加了很多,现在订单量越来越大。接下来,我的第二条生产线马上就要投产了!”负责人罗燕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中国农业银行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提升金融质量和效率,温州分行客户经理走访制造业民营企业。胡·
近年来,农行浙江省分行着力完善对民营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服务机制,让信贷的活水优质高效流向实体经济,提高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融资畅通工程突出贡献奖”。特别是对于像浙江利达这样的“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农行浙江省分行专门制定了指导意见,从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信贷投放、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引导金融资源向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倾斜,助力“小巨人”企业蓬勃发展。
农行温州分行作为当地最大的国有银行,积极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改造传统制造业的规划,助力“温州制造”走向“温州制造”。农行温州分行在省分行《关于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支持下,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制造业贷款、项目运营贷款、产业聚集贷款、碳抵贷、智抵贷等产品,精准匹配金融方案,创新企业技改项目融资渠道,加快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全力支持辖内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融资需求。截至8月末,温州分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1343.87亿元,比年初增加174.52亿元。
深耕“块状经济”创新实践
依靠“块状经济”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是浙江制造业的显著特点。在浙江的经济版图上,一批国家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脱颖而出。
作为中国唯一的县域主导型产业集群,乐清电气产业集群给了产业集群众多的浙江极大的信心。围绕制造业质量发展,建行温州分行加大制造业普惠贷款产品创新力度,成功为乐清市电气行业和在经信部备案审批的技术改造项目优质制造业小微企业推出“电贷”和“智贷”。
“电气贷”是面向乐清市从事电气行业的优质小微企业的短期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由行业协会推荐,组合贷款模式,最高贷款额度1000万元,纯信用最高300万元。利率低,随借随还,手续快捷。“智转智贷”旨在解决小微企业智能化转型和技术创新带来的资金短缺,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周转的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业务,最高额度3000万元,其中纯授信最高额度400万元,贷款期限可达3年,可循环使用。短短几个月,建行已连续向乐清25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60万元。
建行客户经理拜访信贷企业。金摄
金融资源的输送不仅限于金融产品,在服务民营经济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特色模式。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向浙江省工商联和省内11个市工商联派出21名金融指导员到工商联办公室工作,担任“联络员”、“宣传员”、“参谋”,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实际困难,开创了金融机构与工商联合作的新模式。
今年6月,浙江建行金融指导员进驻工商联工作会议暨“一县一品”助力共同富裕电视电话会议在杭州召开。现场同步发布了仙居杨梅贷、永嘉桥头贷、江山门业智能贷、青田海外商贷四款产品。
在“中国钮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永嘉县桥头镇,桥头首批6家钮扣、拉链小微企业已成功获得授信710万元。“桥头贷”是建行为桥头镇纽扣、拉链行业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专属融资产品。贷款申请手续简单,最高可在线还款1000万元,额度有效期长达3年。
“过去,我想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现在只要提供营业执照和个人征信,只需要找商会会长签字就可以了。很方便!”永嘉县金昊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前段时间,他的公司接到一个新的客户订单,需要资金备货。建行永嘉桥头支行在营销走访中了解情况后,及时推荐了“桥头贷”产品,很快帮他解决了资金问题。
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行温州分行在温州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加大力度推进“一县一品”特色普惠贷款产品创新,将以“电贷”、“智慧贷”、“桥头贷”为样本,不断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温州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生态场景,形成建行特色、自身特色,沉淀出具有引领作用和可复制性的新型金融实践典型案例。
精准滴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
融资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重点。近年来,受疫情影响,许多民营小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
浙江银保监局继续保障小微企业信贷,注重精准滴灌、有序衔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浙江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0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883.14万户(不含网商银行),比年初增加38.01万户。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5.37%(不含网商银行),比2021年下降0.33个百分点;已为23.5万户中小企业(含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提供延期还款支持共计4206.9亿元,占当期应还本金的17.9%。
泰隆银行精准服务小微企业,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李
“我们公司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认为很难获得融资。没想到我们公司的制鞋专利能贷到200万!”鹿城一家鞋业有限公司的老板林拿到泰隆银行的贷款后有点意外。他从事鞋类业务多年,并获得了许多制鞋专利。今年受疫情影响,资金压力很大。泰隆银行鹿城支行在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后,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提供授信,3天内就拿到了贷款。
皮鞋业是温州最重要的传统制造业。2021年,鹿城(中国)鞋都产业园女鞋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制鞋相关企业超过1500家。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整体市场经济形势下滑,不少民营小微企业资金链短缺。泰隆银行温州分行积极创新产品,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借助政府补贴政策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8月底,已有15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从泰隆银行温州分行获得贷款2.81亿元。
近年来,浙江银保监局不断推进银行保险业数字化改革,以“数据服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注入新活力。贷款“更容易、更方便、更便宜”,这是浙江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普遍感受。
“快了!3个小时就给我贷款了!”乐清一家机电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几家大型电器企业订单增速加快,原材料需求大幅增加。然而物价一路上涨,资金捉襟见肘。了解情况后,泰隆银行柳州支行上门服务,受益于“三三制”经营模式和PAD金融移动服务站的运营,公司很快获得了200万元“融e贷”资金。“很快”的背后,是泰隆银行注重产品的数字化升级,结合大数据,优化建设模式,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催收、网上借贷,遵循业务办理“三三制”,即老客户三小时办完账,新客户三天办完账,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黄斌科胡钱玄志李本报记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江银行业创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引更多金融“活水”增民企新活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18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