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06:41 |温州晚报
“温州商人是一个独特的商人群体,他们特别能够学习,并不断给予创新动力。”在山东济南,《现代企业教育》杂志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研究员刘大兴在温州商人开发的连城广场办公室告诉采访组成员。
刘大兴是国内知名的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文化专家。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研究,与温商有着深入的接触,一直以学者的眼光关注着温商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一批批温州人从家乡出发,来到孔孟之乡泰山脚下。那时候他们没有接受过很长时间的正规教育。起初,他们大多从事小商贩、理发师、鞋匠、小裁缝等职业。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温州人向之学习,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如今,已有20万人在山东温商投资兴业,覆盖17市137县,年累计投资项目2000多个,总投资超万亿元。温商已经成为山东最大的外商群体,而这个过程,温州人只用了30年。
"这是学习能力,并成为鲁温商成功的法宝."刘大兴说:“学习能力分为学习动机、毅力和能力,这在《文商》中有很好的体现。”学习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刘大兴认为,温商的学习能力是逼出来的,温商的学习首先是出于生存,是饭碗的需要,最后变成了淘金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商之学是真正的学问,深入骨髓。
从“塑料大王”到“地产大亨”再到投资工业园...
卢建林,一个优雅的商人跨越了N边界。
熨好折痕的白衬衫,步履从容坚定。山东温州商会会长卢建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学者。聊完之后,他发现优雅之下有一颗准备迎接挑战的心。
在山东的30年间,卢建林经历了三次商业潮:1987年定居山东济南,白手起家,使企业年出口2000万美元;2003年,跨界经营进入房地产领域,业务开始几何级增长;2015年,业务领域拓展至产业园区,打造山东“智慧小镇”...
第一次商业浪潮:温州“塑料大王”
1987年,20岁的卢建林和许多老乡一样,外出谋生。一开始,他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唯一的想法是:“我家太穷了。我得出去挣点钱,让父母兄弟姐妹有饭吃。”他从温州一路出发,边走边看,来到山东济南,觉得离家很远,就在这里扎了根。
最开始是塑料颗粒原料的生意。“每天东奔西跑,到处找原材料,然后运回温州销售。因为找了很多原料,我一个月卖几百吨,别人一个月最多卖10吨。”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卢建林轻描淡写。
生意好转后,卢建林回老家建房,实现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吃好住好”的承诺。1991年,老家那栋4层400平米的房子成了当地的样板房。村民要盖房子,必须先去他家看看。此时,卢建林占据了山东省70%的塑料颗粒原料市场,他也成为了温州人眼中货真价实的“塑料大王”。
1992年,卢建林延伸了产业链。工厂里有100台塑料吹膜机,生产各种塑料袋、垃圾袋、食品袋。不管温州人还是山东本地人,都找他要货。
1998年,由于国内市场的衰退,卢建林转向外贸出口业务。现在,这家位于济南天桥区的程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出口额高达1.2亿美元,是山东省外贸百强企业。
第二次商业浪潮:济南“地产大亨”
在企业稳步发展之后,卢建林并不满足于现状。03年,正是房地产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他果断摸索。山东连城置业有限公司迅速在济南西部立足,20万平米的连城滨水住宅项目赢得广泛好评,一期、二期均热销。此后,连城地产在潍坊成功开发了三个项目。
2015年10月,随着联城地产开发的联城广场开业,济南城西商业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连城广场位于济南市经十路与纬十路交界处的黄金位置,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聚集了众多品牌餐厅、奢侈品店、儿童乐园...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小而美的高端精品购物中心。
“我喜欢学习和挑战,但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很实际,而且在做之前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卢建林说,房地产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行业,他开发的每个项目都是稳定的产品。在山东,连城地产开发的产品涵盖学校、写字楼、精装公寓、临街商铺、购物中心、酒店等。
第三次商业浪潮:打造产业新城运营商
5月13日,山东济南高新区林空区举行集中签约仪式,连城地产开发的连城工业园也是签约项目之一。
2015年,在做了房地产开发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后,卢建林开始了新的产业模式,涉足小微园区和工业园区。最早落地的是投资50亿元建设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冀北智造小镇”,打造“以产兴市、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特色小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现在,连城地产正在全面布局以“济北智造小镇”为代表的“连城小镇3.0版”,在山东各市建设十几个产业小镇。此外,还计划在浙江、湖北、广东进行产业布局。
作为一个流浪者,无论卢建林飞得多高多远,乡愁就像风筝上的线,总是把他拉回家。
2015年8月,山东省温州商会成立后,卢建林作为会长,带领商会会员响应“温商回归”,以众筹模式投资鹿城装备制造小微园区项目,投资额5亿元,成为签约企业近百家的温州市级示范小微园区。“文尚的归来,就像妈妈打来的电话。”卢建林表示,今后商会将经常组织“抱团”回山东温商老家,以产业振兴温商,报恩桑,反哺家乡。
特殊的经历给了他不同的眼光和感受...
深耕教育科技领域的王常雄。
与众多海外温商相比,山东温州商会副会长王常雄有一条独特的“商道”。他是清华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特殊的学习经历让他有了不同于其他温商的视野和感受。他创办的公司,时代智库,不做房地产开发,不做商业物流,做在线教育。
2009年,时代智库开发的理化模拟实验室受到山东省初高中学生的欢迎。2016年发布的自适应课程平台“辅助线”,在山东10万学生中做了学科数据和诊断,计划2020年大范围推广;去年开发的“小学快乐英语口语”app拥有50万注册用户。
人人网创始团队成员经常蹭清华的计算机课。
王常雄是教育软件行业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曾是人人网创始团队成员。他对互联网教育的感情要从1999年说起。
那一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爆发,互联网技术出现。当时,王常雄正在清华大学攻读MBA,他对互联网产生了兴趣。他经常上计算机课,和一群技术专家一起学习互联网。
2003年,从MBA毕业后,王常雄和两个同学瞄准了这个机会,开始做网络传播。这是一个三个人的小公司,既做研发又做销售。带着创业的激情,他们上楼在《奔跑吧经纪人》搜集数据,很快在北京占据了一席之地,赚到了第一桶金。闲暇之余,王常雄总结了创业成功的原因:真挚的爱情,全力以赴,两者缺一不可。
儿子出生后,王常雄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05年,读了《学习的革命》一书,他意识到,只要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学习”的问题,学习者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所以,用互联网帮助老师轻松教学,学生快乐学习,就成了他的职业目标。
发布“辅助线”平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006年,恰逢山东招商引资,王常雄将公司落户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成立济南时代智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组建研发团队。为了了解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真实需求,他和R&D团队走访学校、上课、倾听用户的声音。
三年后,“时间智库”研发出第一款产品——物理化学模拟实验室。这个模拟实验室的推出,可以让实验更加直观、生动。如课堂上的火山喷发实验在现实中难以完成,学生可以利用模拟实验室感受,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受到山东省初高中师生的欢迎。
之后,王常雄去了华南师范大学学习美国教育制度。他甚至带领团队去美国学习。“当时美国已经有了互联网大数据支撑的在线教育,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即时服务。在中国,教育是一块未被互联网和大数据灌溉的处女地,我决心改变它。”
2014年,王常雄的R&D团队开始规划“辅助线”自适应课程平台,用互联网技术重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辅线,采取先诊断后处方的方式。比如学生在平台上做一道数学题,当他走错一步,平台就会知道他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扎实,然后有针对性的复习。”王常雄解释说,这是大数据支持的在线教育,也是他努力的方向。今天,“辅助线”已经正式发布,目前正在山东省10万学生中测试,计划2020年大范围推广。
去年,王常雄的团队还为小学生开发了一个在线英语学习平台:快乐小学英语口语。上线8个月以来,已有50万注册用户,APP每月广告收入30-40万元。
采访中,王常雄多次提到,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将成为公立学校最大的补充。“中国未来要靠人才。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人才,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为中国梦做贡献。”王哥说:“希望有一天,我的企业不是我的,是国家的。”
(原题为《解析温商的成功密码——温商是一个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创新的独特群体》,王艳琼主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温商是啥意思,十大温商风云人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14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