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河南视频记者高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洛阳市老城区的张女士(化名)被陌生人加了微信后,在网上陷入刷单骗局,分9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共计16万余元。张女士发现被骗后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案,才明白骗子使用的网站和账号都属于虚拟网络和虚拟账号。张女士通过今日头条求助栏目求助,希望她的事情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1】陌生人加微信,“刷单返现”,走进层层陷阱。
“2月9日,一个叫‘顺风扬大师’的人加我微信。因为一直在做微信生意,经常有陌生人加微信。当时我也没在意。同意加好友后,两人没有互动。”2月21日,在采访中,张女士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据张女士介绍,直到2月16日,她被“顺风阳师傅”拉进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开始发红包。张女士跟着大家抢了好几个红包。随后,群主在群里发消息,要求大家搜索Tik Tok,然后关注,喜欢,截图发到群里,就可以获得10元,15元,20元的返现。张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了,拿回了100多元现金。
“然后,群主在群里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我们下载一个叫‘海云互联’的APP,让我们在上面做任务刷单,说完成任务可以返现30%,群主还给了我一个登录账号和邀请码。进入APP后,用手机转账到100元,立马获得134元返现。我相信了,并开始在上面做任务。”张女士说。
接下来,张女士开始在这个APP上接收任务。“其实就是通过客服的提示,把相应金额的钱转到他们指定的账户上。”她说。随后,张女士被拉进了一个5人的微信群,其中一人自称“派丹老师”。接下来,“单老师”每次都指导他们操作。从300元,到9999元,再到39999元,张女士的“任务”金额越来越大,最后涨到了12万元。
APP页面供张女士完成任务。
“派丹老师说了两次,我的任务失败了,需要补救。事实上,这是为了转移资金。我的钱已经花完了。派丹老师让公司分两次帮我垫付44444元和92222元。她一直催我,如果我不把钱转过去,我就不能把之前投进去的钱取出来。为了拿回之前的钱,我刷了信用卡,去另一家银行办了新的信用卡,在支付宝借了两万块钱。一转身,发现还是撤不出来。这时候她说,让我把公司交的13万多转过去,我才能提。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张女士说。
APP页面让张女士完成任务。
就这样,张女士在对方的指引下,分9次向对方指定的不同账户转账,共计约16万元。
任务页面
任务页面
任务页面
【2】刷单平台和“送老师”都是虚拟的。警方提醒:提高警惕,谨防网络诈骗。
被发现被骗的张女士立即到辖区派出所报警。根据张女士的叙述,民警发现除了张女士外,没有人能下载所谓的“海云互联网”APP,初步判断张女士任务的APP和微信用户都是虚拟的。这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然后张女士的经历被记录下来,等待下一步。
通过网上搜索可以看到,类似的网上刷单等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记者查询洛阳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官方账号,有多条与网络刷单相关的防骗提醒的推文,其中一些与张女士的遭遇十分相似。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QQ、微信等发布信息。,并招人在网上兼职刷单或完成某项任务。刷第一单时,骗子会给小额返利,让参与者先尝到甜头。当交易金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账单等各种理由拒绝还款。,并诱导受害人继续刷联名单,刷大额单。当受害者意识到,
洛阳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广大群众,无论是各种“新平台”,还是各种网络app,这些所谓轻松“上家”赚钱的都是诈骗分子,针对的是涉世未深或缺乏辨别能力的人群。刷单是违法的,任何以刷单为名的兼职都是诈骗。刷单诈骗有很多种,不要贪小便宜。谨防传销诈骗,不要贪小便宜害人。不要轻易扫描或点击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和网站链接。
如有困难,请向今日头条洛阳频道【头条求助】反馈,大河报记者将第一时间跟进解决。【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版权归【大河报】所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洛阳一宝妈“刷单”被骗16万,民警提醒:谨防这些网络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13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