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4月28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实习记者辛
4月28日,在银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陕西银监局办公室主任高东民介绍了陕西银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业支持延安革命老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和举措,其中公益信托新模式引起广泛关注。
据了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工作座谈会的号召,陕西银监局引导辖内银行业支持延安转型发展,拟联合设立“陕西银行业革命老区扶贫担保基金”,探索金融扶贫助农新模式。慈善金融是陕西银行业在探索扶贫助农新模式背景下做出的创新尝试。
据高东民介绍,陕西银监局和各银行机构多次优化相关方案,最终确定:一是将担保基金改为风险补偿基金,以风险补偿基金和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形式,支持老延安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二是以公益信托的方式解决基金成立后的日常管理和投资运营增值问题。信托结构如下:陕西省内各银行机构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款,慈善协会委托长安信托发起设立“陕西银行业普惠金融扶贫公益信托”。信托基金与延安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合作,在合作机构向信托项目标的发放的贷款发生损失后,补偿50%的贷款风险。
据长安信托常务副总裁陈颖介绍,该信托首期以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损失补偿的形式,用于弥补试点单位在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损失的50%。陈颖认为,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尤其是提高对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贷款积极性。在决策机制上,信托决策委员会由委托人代表、受托人代表、发起人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委派的代表和捐赠人代表组成。其工作是每年审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决定新项目的模式和年度实施计划。
陈颖认为,这种模式目前还是一种金融实验,在对农户放贷风险基本可控的情况下是可以复制的,不一定要用公益信托作为风险补偿,成为银行和金融业的一项基础业务。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陕西省各大银行机构捐赠金额达500万元,每年投入50万元作为风险损失补偿,合作机构发放贷款杠杆比例20倍,每年可撬动10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贫困农户生产经营。
(证券时报网新闻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陕西慈善总会捐款,陕西省慈善协会官网捐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13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