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寿光在全市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月活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势头,切实维护公民财产安全,今年1月以来,寿光市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为提高公民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寿光公安官方公布了6起典型诈骗案例,涵盖了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
案例一:一男子因网络嫖娼被骗3000元。
近日,凌晨,被害人徐某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寻找好友,并添加了一名“女子”。经过一番沟通,对方表示可以在家提供性服务。徐某信以为真,在支付了“服务费”和“人身安全保证金”共计3000余元后,发现自己的微信被对方拉黑。此时,徐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立即报警。接警后,圣城派出所民警迅速展开调查,初步确定嫌疑人是临沂市人。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民警认为对方可能是团伙,于是联系刑警大队、合成作战中心等单位,启动合成作战机制。经过分析研判,结合大量调查走访,办案民警最终确定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经过十多天的连续侦查,办案民警将该团伙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当场缴获笔记本电脑、手机十余部。经查,该团伙在潍坊、青岛、济南等地作案,涉及多名受害人。
警方提醒:网上招妓属于违法行为,广大市民一定要洁身自好,不要以身试法。同时,给陌生人转账时,要多思考,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二:市民被“熟人”骗走3000元。
“能不能借我3000元……”后镇的崔女士收到了表姐在微信上发来的贷款信息,二话没说就往账户里转了3000元。转账完成后,对方提出再借2000元。崔女士觉得不好意思,电话跟表姐核实了一下。崔女士核实后得知,表妹的微信号被盗,向她借钱的不是表妹,而是骗子。随即,崔女士向公安机关报警。接到报警后,后镇派出所、刑警大队、网安大队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办案民警通过缜密侦查,最终确定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为黄,并掌握了其在重庆的活动情况。随后,办案民警赶赴重庆将黄抓获。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办案民警发现黄某在深山老林、工地、出租屋作案。这些窝点流动性强,隐蔽性强。在摸清其活动规律后,民警在一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黄某等三人抓获。三人对购买他人盗取的微信号、身份证号,冒充熟人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紧接着,办案民警又顺藤摸瓜,将为犯罪嫌疑人黄等三人提供微信号和身份信息的江西男子张某抓获归案,切断了一条买卖信息的渠道。
警方提醒:防范此类案件,首先,注意不要用手机、电脑打开可能植入特洛伊病毒的不明链接。微信和QQ的密码一旦被盗,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诈骗。另外,遇到汇款转账,不管是不是熟人,一定要当面或者电话跟我确认后再操作。
案例三:轻信网上刷单被骗7260元。
7月5日下午3点57分,寿光市民王女士向警方报警称,她在网上做“刷现金返现”兼职时被骗走7260元。原来,王女士在做网上开票时,对方让她在某票务网站购买了三张香港迪士尼乐园的门票,并告诉她只要按照指定步骤操作就不会被扣钱。然而,按照步骤操作后,王女士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里有三张票的验证码和电子票据。对此,王女士急忙联系对方,对方让她把收到的手机短信发过来核实。随后,对方也表示,需要按照上述操作购买一定数量的车票,才能一起退款。王女士信以为真,买了一定数量的票,把含有验证码和电子账单的短信转给了对方。此后,王女士的QQ号被对方拉黑。
办案民警经过缜密侦查,发现嫌疑人在缅北作案,办案民警根据相关线索剥茧绢丝,最终成功确定部分嫌疑人身份。随后,刑警大队会同张建桥派出所、城区派出所成立抓捕小组,前往安徽省亳州市开展搜捕。通过一系列调查取证,最终确定了所有肇事者,并在第一时间将回国的犯罪嫌疑人抓获,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想用空业余时间兼职赚取额外收入的心理来行骗。广大市民在收到“刷单”、“刷信誉”等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迷惑。发现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报警。
案例四:急需用钱的男子被骗“网贷”。
近日,来寿光市打工的王先生因资金不足,急需贷款。作为一个陌生人,他通过网络寻找贷款公司。在浏览到一家名为“深圳某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司时,发现该公司利息低,贷款额度大,到账快,于是马上加了该公司“业务员”的QQ号。“业务员”要求王先生提供办理贷款所需的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号码,并表示贷款需要审核。很快,王先生收到了贷款公司“贷款已通过审核”的消息。王先生迫不及待地联系了业务员,业务员通过QQ给王先生发来了借款合同。王先生填写合同后,业务员要求验资,证明王先生有还款能力。随后,王先生按照对方要求,给“业务员”转了1000元。很快,“业务员”以王先生贷款金额较大为由,让他再转2000元。王先生再次给对方转账后,仍未收到贷款。通过问“业务员”,王先生还需要交5000元定金。当王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再次支付5000元定金时,QQ号被对方拉黑。
接警后,市公安局联合侦查,发现作案地点在辽宁省葫芦岛市。随即,刑警大队和圣城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当地,将犯罪嫌疑人王等人抓获。
警方提醒,骗子为了快速取钱,往往会以各种名义要求受害人缴纳各种费用。受害者支付费用后,骗子扮演失踪的角色。为此,广大市民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信息透露给网贷公司或平台。真正需要贷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察贷款公司,看是否有固定的联系方式和固定的办公场所,是否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是否有放贷资质。
案例五:微信群里玩赌博是套路。
寿光市民王先生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网友。该网友每天在微信朋友圈炫富,并通过朋友圈分享“玩赌”赚钱的方法。王先生抵挡不住诱惑,和对方聊了起来。网友告诉他,他在微信群里和一个“导师”一起赚钱。“导师”知道赌博网站的抽奖规律,热情地把王先生拉进了微信群。王先生入群后,看着群成员跟着“导师”要钱,感动不已。他向“导师”咨询了赌博网站的网址,并按要求充值了少量资金。起初,王先生和“导师”一起赚了一些钱,钱可以很快提现,这让他放松了警惕。几天后,赌博网站搞会员充值活动,导师要求群友抓住机会。王先生突然充值十几万。很快,王先生就和“导师”一起中了大奖,但当王先生准备兑现时,却发现资金被冻结了。“导师”告诉王先生,只有充值同等金额的钱,才能解封资金。面对巨额奖金的诱惑,王先生向亲戚朋友借了十几万元再次下注。没想到,他下注后就被移出了微信群。接警后,寿光市公安局民警多方核实,所有线索都指向作案地湖南省娄底市。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和站前派出所两次到湖南,行程3000多公里,最终抓获9名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醒:投资理财一定要识别正规渠道,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所迷惑。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加入陌生的微信群,不要被微信群里所谓的“导师”“学生”欺骗,给假网站充值。同时提醒大家,网络赌博是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参与。
案例六:通过“发放协会补贴”骗钱
寿光市民李先生是一个全国性协会的会员。近日,李先生接到“王女士”的电话,自称是协会工作人员,称协会对所有会员实行5万元的补贴,但要领取这笔钱,需要预先缴纳3600元的个人所得税。起初,李先生半信半疑。对方表示,如果她暂时没有这笔钱,可以替李先生垫付,但李先生要先交100元钱到指定账户,证明李先生真的是自己。李先生立即按照对方要求转账100元。第二天,一个自称是协会财务总监的陌生人打电话给李先生,说还要交1000元的公证费。李先生没多想,就往指定账户打了1000元。第三天,那个自称协会财务总监的人又给李先生打电话,说“王女士”已经因为帮他违规缴纳个人所得税被处罚了,钱必须由李先生自己出。
当李先生听说“王女士”因替自己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受到处罚时,他感到非常内疚。他立即向指定账户打了款,缴纳了3600元“个人所得税”。当李先生高高兴兴地等着5万元补贴到账的时候,等来的却是一个电话,要求他再交一笔“跨行交易费”。此时,李先生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接警后,市公安局民警立即展开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河北省定州市作案。随即,刑警大队联合城区派出所、营派出所等单位,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摧毁了一个交通窝点,抓获了幕后老板。
警方提醒,不法分子以国家机构名义编造国家惠民政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类似情况,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切不可轻易给陌生人汇款或转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诈骗团伙微信,微信诈骗赌博能否追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07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