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外管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管理司司长于坚在发布会上表示,为支持中关村科技示范区建设,管理司依托北京银企对接系统,创新建设科技金融产品超市。来自28家银行的39款信贷产品已在产品超市一期上架,未来还将不断升级优化。
于坚表示,人民银行营管部把科技金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以推进中关村科技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从政策引导、科技赋能、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水平。
上半年投入“北京创融”、“北京创通”专项再融资145亿元,精准支持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创设“北京智通”专项再贴现产品,支持高端制造业,总投资89.3亿元。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上半年,全市35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债融资1559亿元。
为支持中关村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人民银行营管部创新建设了集“信贷产品信息披露”、“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企融资对接桥梁”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金融产品超市。
其中,“信贷产品信息披露”是指通过平台,商业银行可以自愿发布适合科创企业融资的信贷“拳头”产品。除了展示贷款的产品信息,如贷款金额、贷款期限、利率区间等传统信息外,还应披露产品的历史交易情况,如上一年度贷款发放数、平均贷款期限、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等实际落地信息。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真正比较选择各家银行的产品,‘不看广告,看疗效’”。于坚说。
“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是指通过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的政策性资金,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相关银行对科技型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贷款,可以获得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目前,在支持科技企业融资方面,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北京创融”专项再贷款、“北京创通”、“北京智通”专项再贴现在内的工具体系。
此外,管理部正在与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合作打造“小微企业创新贷款支持工具”,旨在通过货币金融资金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科技金融产品的吸引力。“我们计划把科创金融产品超市作为专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落地场景。”于坚说。
“银企融资对接桥”是指科创金融产品超市是在北京银企对接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的。企业选择银行的信贷产品后,其融资需求可以直接传递到银行的分支机构,由银行客户经理直接“接单”服务。
于坚透露,目前已有28家银行的39款信贷产品在产品超市一期上架。企业可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登录北京银企对接综合服务平台,打开中关村科创金融产品超市,根据银行发布的信贷产品信息,选择适合自己融资需求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北京青年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程维
编辑/范红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科创金融论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89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