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话实收
上一篇《信托公司被骗》,无论过程如何,都可以总结为:骗子公司先挖坑,然后造桥填一些表土,假装是一条宽阔的路。信托公司不知不觉迈了一大步,咔嚓一声,桥断了,掉坑里了。
不要说情有可原,确实有一些背后的元素在里面。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信托公司,不能简单地用侥幸来掩盖违约的问题。即使贴了“此路有坑”的牌子,它还是会走过去。
这家信托公司的全称是山西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再融资还是接手?
山西信托近年来的违约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信实55、新大3、信实58
新源36号和信实53号
信实59,信实20,信实15,信实33...
有些项目暂时不确定是不是主动管理产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违约项目中,信实55号融资方为万家龙公司;信达3由广生堂医药批发有限公司融资;信实58号融资人山西通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名字无关紧要,但这三家公司其实都属于关联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全亚林夫妇。风控措施基本一致:商业现房抵押+实际控制人连带担保。
从时间上看,“信实55”发行最早,始于2015年11月,期限为18/24个月;其次是2015年12月发行的信实58号;终于在2016年9月上映了《新大三号》。三个项目总规模3.5亿,其中信达3规模2.2亿。
为什么强调时间?
事实上,在最早发行的信达55成立之前,全亚林未能兑付华澳信托发行的另外两个信托项目,双方为此提起诉讼。我们做了一个时间表:
一个信托项目在发行之前,需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立项、调整、审核等程序。9月,全亚林还在起诉华澳信托,原因是3亿元没有支付。11月,山西信托给他发了一个项目。这种雪中送炭拿集体信托资金帮他的行为,实在令人费解。
先说金融家本人。为什么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公司是同一个人?
根据网易财经的报道:
全亚林在运城广泛涉足医药、会所、房地产等行业,拥有运城最大的医药连锁销售企业广生堂大药房、号称山西最豪华洗浴会所的八号公馆等资产。然而,其子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却是一个谜;一些用作融资抵押品的资产的价值令人怀疑。
报道还提到,运城全亚林的资本运作正在玩“低吸高贷”的游戏:一边低息向当地富豪借钱,通过各种信托融资,一边将借来的钱高息贷出,赚取中间利差。通过多个信托产品的融资,按照相关信托计划的承诺收益率和中间费用,整个亚林的融资成本通常不超过15%;另一方面,全亚林曾借给运城某多元经营企业集团9000万元,月息4分,年利率高达48%。
说白了,全亚林通过打包资产向信托公司融资;然后以数倍的利息把钱放出去。明眼人都知道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什么行业能承受48%的利息?);而且已经遇到危机,资金链断裂。这个坑有了华澳信托的警示已经亮了,山西信托却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
权亚林于2018年11月被太原中院公示为“老赖”。
批量违约的房地产项目
其他违约项目主要是房地产,其中“鑫苑36号和信实53号”是同一个融资方。我们就以这两个项目为例,看看为什么这些房地产项目会批量失败。
鑫苑36号、新市53号的融资方为山西沃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沃德”),前身为“山西开拓金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变更为公司现名,注册资本5008万元,是房地产行业名副其实的“小微企业”;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2月,山西沃德总资产为8.72亿元,其中应收账款4.74亿元,长期借款1.8亿元,净利润仅为506.48万元。
房地产公司净利润500万是什么概念?我们只需要用喇叭喊一声“我们好穷”。
尽管如此,山西信托还是挥了下手。2017年8月,通过“鑫源36号”向山西沃德捐赠5亿元,是其净利润的近100倍。
当然,项目能发,就一定要卖。信托公司为此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收益高(8%~10%,同期暂停信托资管项目),不会推出;第二,引入了两个担保人,为在建项目提供多重抵押。
融资人的实力不怎么样。这两个担保人呢?
一家是开平富林裕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股东如下图所示: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与“小贷”公司的交易对手背后基本上都有大量的坏账。福临玉邦也未能幸免。2019年7月,广东江门开平市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批准开平富林裕邦的重整计划。
此外,山西信托支持的开平富林裕邦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信托产品并非首次违约。鑫苑36号信托发行前,山西信托于2016年分五期发行了鑫卓1号信托产品,用于开平富临御邦地产项目建设。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卓一号出现了兑付问题(又坑了)
另一个担保人是山西宇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不看报表,有两点可以说明公司的信用情况。一是2015年7月以来,公司与多名个人和公司发生民间借贷纠纷;二是2016年11月,公司被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比心缘36早出,大家补时间轴。)
可见担保人资质无论是实力还是信用都很差;目前山西信托的回应是“融资方不能还钱,项目有抵押物”,不应该指望借款方还钱,而是希望抵押物变现。鑫苑36号的抵押物资质如何?
1.开平新外滩项目在建1-4、8-10楼、超市、地下车库抵押。
2.开平市三埠区土地抵押
3.信达国际广场抵押→位于山东永济市。
4.在建辛颖西街抵押→位于山东永济市。
5.平福林裕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破产。
项目推广时宣称“房贷利率打六折”,看似贷款5亿,房贷1亿多;但这些房贷都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县级市,人口68万);要么在运城永济市(县级市,人口46万);总之,项目违约,公司破产后,找接管人的难度大概少了两个街区,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公开资料显示,从2016年9月开始,融资方山西沃德就已经与老虎金融、长城资产等私募机构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发生纠纷。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融资“红灯”,但一年后,还是从山西信托拿到了5亿元。
山西信托违约模式探讨
从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山西信托的违约模式:
融资方资质差。
抵押物形式复杂,变现困难。
忽略交易对手的负面信用信息(通常有违约历史)
现在到处都在说“基础资产”,但是单方面关注抵押物,忽视交易对手的资质审查,信托资金被当成一堆废铁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有必要先问一下:谁的底层资产?
由于信托本身的独立性,小谷通常不主张因为一个项目,一个违约就“勒索”一家信托公司。但是,山西的这些失信行为,被认为是信托公司的失信行为。
无论是为资金链断裂的融资者提供接盘资金,还是向净利润500万的房地产企业放贷5亿元,都生动体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如果只要有抵押物就能放款,不考虑抵押物的实际估值和变现情况,不考虑最关键的融资人资质,信托公司和那些民间借贷公司、P2P公司的区别只是一个牌照距离,这是监管层所提倡的。
为什么信托在断交后还值得投资?除了信托的牌照门槛,信托公司深厚的背景,信托的独立性,还因为信托背后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内部的审慎管控。不是说信托没脑子买,但是投资信托,P2P,小额贷款应该对应完全不同的风险预期。注册资本13.57亿,拥有山西金投、太原海信、山西电力三大股东的山西信托,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编辑:杨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西信托投资,山西信托踩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77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