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雨跟我说过他儿子:聪明,但是输不起。就像昨天的考试,他考了98分,却一点都不开心。一问为什么,原来他同桌考了100分。还有就是和爸爸下棋。当你输了,你就开始作弊。你必须赢了才会开心。
她想不通。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这么争强好胜,非要赢?
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我很生气。赢了就开心,输了就作弊。其实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这个时候家长要引导。
一、为什么孩子总是想赢不想输?
1.争强好胜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因为孩子们总是崇拜最强大的人,并希望成为强大的人。争强好胜其实是他们对强者的模仿。
2.自尊心太强。在孩子心中,输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我不想输。
3.父母的灌输。有些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会给孩子灌输做事一定要赢的思想,赢了奖励,输了惩罚。这样,孩子长此以往就输不起了。
二、输不起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1.抗挫折能力差
因为韧性差,孩子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改成绩或者冒充家长签名,或者因为接受不了离家出走。
2.弱势企业
害怕失败,不敢尝试很多新的挑战。
就像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做的实验一样。
他把几个孩子分成两组,完成一系列拼图。一组被赞“很聪明”,另一组被赞“很努力”。结果发现,那群“努力”的孩子都选择了更有挑战性的拼图,而那群“聪明”的孩子则选择了简单的拼图。
因为“为了在大家眼里保持聪明的印象,孩子不会冒险去做可能犯错的事情。”
三、如何让孩子输?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挫折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引导。具体来说,他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可以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父母经验丰富,可以从大人的角度给孩子分享一些小时候失败的经历,当时是怎么处理的,现在应该怎么处理,让孩子明白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2.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名人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他们需要经历很多大大小小的失败或困难,尤其是从孩子喜欢的英雄身上,让孩子明白英雄也是从失败中爬出来的。
3.不要批评或指责。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话语权。比如孩子做错了,就要给他解释的机会。如果考的不好,要和他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是理解不够还是真的没有,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各种事情做的不好。
4.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说实话,不要夸大,不要盲目奖励。有些长辈很爱孩子,总是在别人面前夸孩子优秀,甚至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孩子达不到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后给他们各种奖励是很不可取的。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等价交换,或者以一物换一物,回报要适当。
5.让孩子们动起来。通常,他们可以和他们玩球类游戏,象棋和一些益智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提前告诉孩子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有输赢,锻炼孩子对输赢的平常心。
6.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孩子有时候遇到困难也想找父母解决问题。这时候家长不要马上帮他们,而是让他们先冷静下来,分析事情的解决方法,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尽量让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7.适当的挫折训练,比如寒暑假让孩子参加一些军训,让孩子独自面对一些挫折训练。
总之,没有人生来注定赢,也没有人生来注定输。输赢是兵家常事。作为孩子的引路人,父母要给孩子指明灯,尊重、陪伴、教育孩子,让孩子有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得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孩子赢得起输不起,输不起的孩子怎么教育感言":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77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