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家小贷公司申请注销牌照。
这个冬天,小贷行业特别冷。记者发现,今年下半年,面对牌照稀缺的小额信贷行业,四川出现了第一批退出者。随着监管审批的逐步收紧,小贷公司申请牌照确实越来越难。
很多人分析,下半年,包括四川腾中重工案、四川财富联盟案在内的一系列中西部地区民间融资风险案件的曝光,也让很多业内外人士将目光投向了中西部地区。未来小贷如何转型将成为重要问题。
“消失”的小贷公司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辞职。每年都有一些小贷公司因违规经营被注销牌照,但主动退市的还是相当少见的。毕竟获得小贷公司的牌照并不容易。下半年以来,瑞达丰小贷、双赢小贷等多家公司被注销已是不争的事实。
11月12日,四川成都瑞达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达丰小额贷款)在媒体上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注销。记者了解到,瑞达丰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册资本3亿元。就在两周前,该公司宣布进入注销程序,即将解散。不到两年,来之不易的小贷牌照被注销,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尴尬。
不过,记者得到的消息是,这并不是成都第一家选择退出小贷舞台的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府城大道中段的成都高辛双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另一家被注销的知名小贷公司。同样是两年的经营,这家公司却没能保住当初的“双赢”心愿。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成都另一家小贷公司已于日前完成注销,还有其他几家小贷公司正在向四川省金融办申请注销。
当记者来到成都知名金融中心东街,与从事小贷行业多年的小贷公司工作人员小芳谈起目前的情况时,难掩内心的失落。“很多小贷公司短期内难以扭转困难局面,辉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小芳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始退缩。每年都有一些小贷公司因违规经营被注销牌照,但主动退市的还是相当少见的。毕竟取得小贷公司的牌照并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虽然小贷公司尚未纳入我国金融机构监管序列,但其注册通常要经过县、市、州、省金融办三级审批,对资本金、人员素质、业务范围、风险控制等都有严格规定,且成立后需要不定期检查。
以四川为例,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单一股东持股不超过30%,出资不低于50万元;公司高管必须从事相关工作5年以上,信用记录良好。此外,监管部门对违规公司建立了处罚退出机制。尽管这来之不易,为什么很多公司都不干了?“发展成为一家可以吸收公众存款以获取更多资金的银行,是很多小贷公司的期望。但随着《中国银监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暂行规定》的出台,这一预期成为现实选择。”在东大街的一栋写字楼里,一家仍在运营的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了记者答案。对于很多小贷公司来说,他们是做银行的,但是享受不到银行的待遇。这是很多小贷公司经营者心中的遗憾。“有些银行认为小贷公司在抢业务。事实上,很多银行在放贷时都鄙视不成熟的小微企业,小贷公司正好弥补了这个市场的空 white。可以说小贷公司和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上述公司负责人表示,在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定位为普通工商企业的小贷公司渴望获得与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
“对于希望参与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来说,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跳板不错,但经过几年的经营,小贷公司的经营者发现公司逐渐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小贷公司发挥“小”的特色,开展“支农”“扶小”,搞得有声有色,却发现资金不够用,却又受政策限制无法吸收存款,没有办法“成长”。“所以很多小贷公司不愿意重组,不愿意把自己的公司交给银行。或许对他们来说,取消牌照是最好的选择。”
“内外夹击”的苦恼
今年,小贷公司的亏损更为突出。目前亏损接近20%,今年2月达到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部分小贷公司坏账率超过5%甚至更高。银行的强势,P2P平台的出现,电商的颠覆,也让小额信贷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除了牌照申请难,小贷行业还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企业融资需求和资产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如此,银行的强势,P2P平台的出现,电商的搅局,也使得小额信贷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位小贷行业分析师表示。
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全国小贷公司业务规模明显下降。这也是小贷公司试点以来,新增贷款规模首次如此大幅度放缓。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591家,贷款余额9079亿元,其中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86亿元,是去年前三季度增加1612亿元的一半。据知情人透露,今年上半年约有72家小贷公司退出。从去年到今年,150多家小贷公司注销了牌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主动退市的。
据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经济下行,今年民间借贷市场活跃度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亏损更加突出。目前亏损接近20%,今年2月亏损达到16%。东部地区和珠三角部分地区的一些小贷公司坏账率在5%以上甚至更高,部分涉及房地产项目。
“现在干这行真的很难说。其实有些公司是被逼的。”在东大街的一栋写字楼里,记者看到了不少前来观望的投资者。面对一些倒闭的公司,一位资深投资人王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小贷发展的经济环境不是很好,银行压力很大。各种叠加让小贷公司很为难。”
根据银监会规定,小贷公司只能使用“不超过两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综合资金”,对外融资“不超过净资本的50%”。再加上“只贷不存”的低杠杆操作模式,使得很多小贷公司流动性差,资金来源紧张。
“在融资方面,今年从银行获得资金比过去更难了。”一位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银行业对小贷公司的直接贷款呈下降趋势,而在沿海地区,部分银行已经明确拒绝向小贷公司放贷。
“一方面,业务规模收缩是因为整体经济形势不佳,企业信贷需求减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P2P借贷平台抢走了原本属于很多小贷公司的客户。”以上财务分析,但问题不止于此。“最近有大型电商利用大数据做小贷。他们拥有庞大的客户群,知名度高,信用度高,使得很多年轻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他们,但这对小贷公司来说无疑是又一记重拳。”
创新转型还在路上。
小贷公司发展模式多元化,行业遇冷恰恰说明小贷公司进入洗牌阶段。同时,小贷公司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为普惠金融中的微观经济和实体经济服务的,小贷行业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朝阳行业。
小贷行业的大山让很多公司选择了默默退出,但在相关行业人士看来,这恰好是小贷行业新的洗牌阶段。“有的因融资困难无钱释放,主动要求退市。有的经营不善,不良率高,财务困难,被迫退出。原因有很多,但中心思想是他们需要创新和转型,市场仍然需要他们,但他们需要探索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
记者获悉,针对小贷公司融资难的问题,各地也在积极创新,寻找其他融资渠道。“浙江鼓励资产转移,但这很少。资产转让涉及小贷公司的定性问题,不是金融机构不能做资产转让业务。”有小贷行业人士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
此前,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在全国率先推出小贷收益权产品;此外,一些地方的小贷公司开始尝试“抱团”融资。天津一家小贷公司表示,他们是想通过小贷公司之间的同业拆借来弥补资金短板;此外,四川的一些小贷公司也开始尝试为网络融资寻找可靠的三方托管模式,以保证资金流向可以随时监控,从而实现普惠金融的中心思想。“从全球小贷公司的积极创新来看,其实业内还是看好小贷公司的边缘化或者可能破产。”上述业内人士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小贷公司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各有各的生存模式和江湖空,不会轻易倒闭或者跑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人把小贷公司当成高利贷者,其实是一种误解。“小贷公司是老板,用自己的钱放贷,非常认真地承担风险。”“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小贷公司和P2P网贷是真正服务于微观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普惠金融模式,只是实现形式不同。”该人士还指出,小额信贷行业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针对小贷公司融资难、征信难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小贷行业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我们的记者陈思远。
来源:http://jrtzb.com.cn/金融投资报
22年,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起成长;判断准确,解读权威,分析透彻;金融投资新闻助你财富增值!
邮政编码:61-146(周末证券)61-102(仅限四川地区,全套)
全国所有邮局都可以订阅。
金融投资报官方微信二维码(微信号:jrtzb028)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贷退出时机,小额贷款公司退出申请怎么写":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74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