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从全市众多“美丽办”工作组中脱颖而出。这就是市委组织部成立的“美丽南宁”组织建设和队伍管理小组。
管理团队整合各级部门、单位人力资源和职能资源,从157个市直部门、单位选派精干人员,向全市12个县、3个开发区派驻工作人员,覆盖全市1395个行政村、202个城市社区、41个城中村,形成了责任网格、区域网格、监管网格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三网合一、三网合一”的高效管理,做出了漂亮的工作。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美丽南宁”组织建设和队伍管理小组副组长胡中花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动“美丽南宁”建设深入有效开展,市领导主动划定区域,承包自己的“责任田”。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共有6652名工作人员入驻村(社区),构建了强大的责任网格。
西乡塘区住建局副书记许,曾任西乡塘区贫困村乐勇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到村以来,他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认真履行职责,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
“要想致富,先修路,这是很实在的。刚进村时,道路坑坑洼洼,雨天泥泞,晴天灰蒙蒙,村办公楼和小学教学楼破旧不堪。”许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想尽了办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拿下了20多个建设项目,工程款900多万元。为乐勇村新建小学教学楼、硬化道路、幼儿园等基础设施,改造危房34间、厕所65间,让村子焕然一新。
许还带领村民探索致富之路。“农业搞好了,肯定能发财。”他请专家改良香蕉和甜瓜品种,香蕉产量提高了20%,每亩增收500元。
“目前,乐勇村发展养殖大户15户,年收入400万元。”他笑着说。在他的倡议下,乐勇村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南宁乐嘉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里的产业结构升级迈出了第一步。
在“清洁下乡”活动中,他不顾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身体不适,坚持参加清洁工作,最脏最累的活他都抢着干。用他的汗水和智慧,乐勇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有的山坡都通上了公路,村里的办公楼、学校、幼儿园焕然一新...
承包给家庭的漂亮工作
据胡中花介绍,管理组结合农村建设特点,把新农村建设与“清洁乡村”活动结合起来,在全市1395个行政村和247个贫困村派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构建了覆盖全市广大农村的“属地网络”。
被分配到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事处永安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陈群,说起自己一年来的经历,深有感触。“一开始,村民们不理解我们的团队。检查时,他们故意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外,引发反抗行为。”陈群说,后来通过耐心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有环境卫生搞好了,才能有人投资发展经济,这才逐渐得到了村民的理解。村民们逐渐合作打扫卫生,也形成了村与村之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局面。
为了做好村里的“清村”工作,陈群一到村里就立即开展了村情民意调查,全面了解了永安村11个生产队的陈年垃圾分布等卫生情况。为了把清洁工作落到实处,她还组织了群众大会,集中发挥群众在“清洁农村”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让“小细胞”释放“大能量”。
作为一名女同志,她仍然坚持夜访到户,让清洁工作承包到户,让每一个村民都有清洁卫生意识,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各种资金,投入到“清洁农村”的工作中。
当初永安村收了中烟集团南宁卷烟厂两万块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帮忙规划设计,最后给每个生产队建了一个垃圾池。后来还收到了高新区、南宁现代莲花小额贷款公司、自治区电信南宁分公司、西乡塘区委办的捐款和扶贫资金数十万元。
在把美丽的清洁工作承包到户的工作中,她多次组织卫生清洁活动,使永安村多年的旧垃圾不见了,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方位监督“三个清洁”
胡中花说,根据地区、田间地头的不同特点,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围绕“三个清洁”的主要任务,工作分为清洁家园、清洁田间地头、清洁水源三大领域。在新农村建设网格和“美丽网格”的监督下,这三个区域形成了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工作队(组)和当地群众的监督监管力量。
邕宁区蒲庙镇康华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志勇讲“三个干净”。他到村里后,经常带领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清扫活动。通过层层动员,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开展了30余场大型清扫活动,集中清理了各村路边、池塘、村公共区域的堆积垃圾。
“活动开展以来,已有800多人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垃圾,参与清洁环境卫生活动,清理污水沟、生活垃圾,整理杂物,村容村貌变化非常明显。”李志勇说,他还和康华小学形成了“小手牵小手”的活动形式,要求学校每天派20名学生开展30分钟的清洁活动,监督村里的清洁工作。
李志勇认为,在开展活动时,改变村民的想法至关重要。要让他们从“要我打扫”变成“我要打扫”,从“跟随”变成“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让学生和当地群众监督,工作队引导,形成全方位监督。
为加强对“美丽康华清洁村”的监管,着力解决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李志勇还牵头村委会成立检查组,对各村坡的清扫责任区、保洁队伍及其责任区域,以及排水沟、水塘、牧区、散养牲畜等清洁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清洁村”长效工作机制。(记者实习生梁)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组织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59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