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堪财经夏友昂
“公司的市场规模在100亿量级,营收将达到12亿。30亿的市值远远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市值空预计超过200亿,市值超过1000亿。它属于我们腾巴格尔,200亿绝不是终点。”看到这样的描述,你很难相信这是一封券商研究机构发来的客观研究邮件,但却是真实的。以上文字摘自安硕信息(300380)2016年12月20日发布的《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告》(以下简称《行政处罚决定公告》)。在如此强势的券商研究员推荐下,“部分基金公司在2014年11月1日至2015年5月27日期间大量买入安硕信息。共有221家公募基金公司持有安硕信息1808.21万股,占安硕流通信息的74.84%。‘安硕信息’的股价从2014年4月30日的28.30元涨到2015年5月13日的450元,增长了15.9倍。”最终造就了a股的“股王”。
有意思的是,据WIND统计,在上市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安硕信息的营业利润从3000万元左右减半至1500万元左右,随后在2016年第三季度缩减至亏损77万元。利润连年为负,但仍能被各种基金买入,成为股价冠军。2015年8月监管部门介入,股价持续下跌,本月2日收盘价为38.11。
研究人员报告自己提倡多元利益交融的“市值管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根据行政处罚决定公告,2014年4月30日,东方证券研究员郑齐炜向上海安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发送邮件,请求配合。总的来说,首先,公司股价已经跌至发行价附近(安硕信息2014年1月28日上市,4月28日、29日发行价28元已跌破28),其价值肯定处于被低估的区间;其次,建议公司做好市值管理,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最后我主动提出和公司深入沟通,然后我可以自己把单位推荐给各个机构。
这个“投名状”很快就收到了回复,董事长回复了邮件,让联系董事会秘书曹。根据行政处罚决定公告,2014年5月6日,曹联系与公司“深入沟通”。这次交流的结果是,从2014年6月22日到2015年4月30日,安硕信息陆续透露了“一纵一横”的发展战略,征信业务,数据业务,小贷云业务,互联网。郑齐炜等人向128家基金、券商、私人股本机构等的1279名员工发送了逾1.1万封电子邮件。,传播有关安硕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
“这种上门拜票,以及后续的所谓市值管理,在业内并不少见。”一位熟悉券商研究部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体趋势是越来越少,但还是会有这种现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董有高位减持解禁股的需求,公司有提高股价和市值提升品牌形象的需求,券商有盈利的需求,研究人员也有盈利和业绩的需求。当各种需求串联起来,这种所谓的市值管理乱象就会出现。往年有很多。
好处都是虚假披露市值,炒作成隐性利益。
让我们看看安硕互联网金融的两个所谓“正面”案例。据WIND数据统计,2015年3月20日至4月30日,安硕信息在接受国泰君安证券、华宝产业基金等机构调研过程中,披露安硕信息,成立西昌安硕益民互联网金融公司(以下简称西昌互联网金融公司),且出资已全部到位;与上海安硕智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信公司)合作设立普惠金融。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调查公告,西昌互联网金融公司为a 空壳公司,无场地、无人员、无投资、无规划,尚未开展任何业务。普惠金融的业务只是它开发的一个APP软件。根据安硕信息2016年半年报披露,安硕智信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2015年3月14日,安硕信息发布公告称,与关联公司上海言世硕签署《关于对上海安硕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出资的协议》,拟共同向上海安硕金融信息出资3000万元。根据公告,上海安硕金融信息定位为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非银行中小机构在云服务及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投资平台公司。然而,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安硕信息的小贷云业务虽然投入了717万元,但其本质只是基于其软件开发的延伸服务。安硕信息2016年半年报也披露,“目前小贷云服务仍处于投入期,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总之,在某券商研究员的策划下,一系列的假阳性信息被披露,甚至大量邮件被推广到买方机构。上市公司在接收研究机构时,也相互配合,隐瞒各种真实的负面信息,恶意夸大包装的经营活动并不存在,最终导致市场价值急剧扭曲,投资基金和散户韭菜群体双方的利益都受到极大损害。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资深研究员H。他评价说“这个事件真的只是a股的冰山一角。上市公司和高管这样做的意愿和勇气,其实是目前a股炒作的氛围造成的。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空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从来不唱的,因为唱空意味着可能会得罪上市公司和高管。如果分析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被打破,将不利于日后及时获得关于公司的第一手信息,而这种联合炒作本身就是这些研究人员的隐性福利收入。对于公募基金,作为投资者,由于对投资者的考核是基于同期的指数表现,在这样的机制下,投资者更愿意参与到这个概念和故事的炒作中。故事能不能兑现不重要,跑出超额收益才是王道。因此,一些投资者实际上对这些欺骗性的观点感兴趣。对于散户来说,建议凡事保持清醒的头脑。随着监管的收紧,我们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处罚案例,但要彻底净化这种趋势并不容易。”
“市值管理”存在于地下市场,而且不只是针对个人。
是不是只有券商及其研究员在做所谓的“市值管理”业务?令人惊讶的是,在市值管理的掩护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公司。记者手机收到过类似声称可以管理上市公司市值的短信,声称公司可以为上市公司操作股价市值,提升品牌形象,不收取保证金等费用。欢迎有上市公司资源的人合作。为此,记者通过熟人关系联系了一位参与此类业务的业内人士。他说,“我主要投资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不太关注二级市场,也不太了解安硕的信息市值管理。我推荐你去XXXX公司面试。他们对这种事情非常熟悉。”
无论如何,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是,郑齐炜被责令改正,罚款15万元,而他的领导蒲俊义被责令改正,罚款20万元,但处罚仅限于他们两人。正如两位被处罚的研究员在答辩材料中所说,“他们不是证券分析报告及其他传播信息的签署人、决策者和责任人。他们只是根据负责人的要求承担材料收集和内容起草工作,无权决定报告的内容和发布、宣传材料的内容和范围,只是根据公司的流程和负责人的要求履行职责。”只有两位研究者完成了从拜票、策划、研究到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炒作的一整套套路,很难让人信服。我们知道,发布研究报告只需要上级的合规审批,更不用说以券商的名义群发机构的邮件了。所以,这种所谓的“市值管理”乱象到底牵扯了多少利益,我们还不得而知,“安硕信息”事件应该只是冰山一角。
欢迎关注红色财经微信号(hkcj201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王安松最新股市分析视频,上海安硕股票价格":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40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