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年消费金融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考察了国内6家知名消费金融平台,包括趣分期、分期乐、爱你米(原爱学贷)、人人分期、优分期、99分期的用户格式条款,发现部分消费金融平台在用户注册、交易条款、责任限制等方面存在诸多明显的“违规”问题。
报告根据报告内容,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网络安全法》、《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从合同书面语言的合法性、合理性、适当性三个方面对相关格式条款进行了全面审查。是国内第一份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用户格式条款的审查报告。
不过,有法律界人士认为,虽然报告中的消费金融平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问题,但部分平台条款是否属于不公平格式条款仍有争议。
大家对格式条款的表述也没有分阶段做任何改动。
该报告从16个问题进行审查,包括免除网络运营者对用户身份的审查和认证义务;单方面滥用修改协议条款的权利;免除自己的信息安全义务;收集、使用用户信息违反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网络运营者滥用终止(停止)服务权;网络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对相关信息的审核和监控义务;网络经营者未经协商向网络用户发送商业信息。
法治周末记者从上述审查报告结果中看到,通过综合考虑涉嫌违规的指标、存在问题的数量以及问题涉及的条款数量,在合规性审查中,趣分期违规排名第一,其次是99分期、爱饭分期、人人分期、分期乐、优分期。
其中,排名第一的有趣阶段涉及用户注册1项、交易条款6项、责任限制2项;最后的最佳分期付款涉及一个关于用户注册的项目、三个关于交易条款的项目和两个关于责任限制的项目。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该报告的审查条款是2016年12月31日前。如果后来平台合规性发生变化,则不再审核补充。
截至发稿时,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官网用户注册协议中涉嫌违规的相关条款表述已全部修改或删除。分期乐、爱饭、优分期、99分期均修改或删除了部分相关条款涉嫌违规的表述。
此外,报告显示,人人分期的用户格式条款涉及1项用户注册、4项交易条款和2项责任限制。
截至记者发稿时,人人分期官网并未对相关格式条款的表述进行任何修改,人人分期签署注册服务协议的时间仍停留在2014年10月8日。
六个平台都涉及两个问题。
报告显示,在16个问题的审核中,6家分期消费金融平台均涉及两个问题——单方滥用变更和修改协议条款的权利以及网络平台经营者未尽到相关信息审核和监控义务。
例如,分期乐的条款表述如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网站运营的需要,分期乐有权不定期修改本协议条款,修改后的协议一经在本网站发布即生效,并取代原协议。用户可以随时登录查看最新协议;用户有义务不时关注和阅读最新版本的协议和网站公告。
报告认为,这是单方面滥用变更和修改协议条款权利的表现,建议将声明修改为:“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可以修改本协议和或相关规则,公司将提前7天通过网站进行公示,通知后生效。”法治周末期间,记者逐一查看了6家平台的相关条款,发现除人人分期外,其他5家平台均对类似上述条款的表述做了一些改动。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报道中的部分问题条款是否违规仍有争议,不能简单认定为霸王条款。
例如,99分期付款条款规定,本网站上的价格、数量和可用性等商品信息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无需特别通知。由于网站上的商品信息数量巨大,虽然本网站会尽最大努力保证您浏览的商品信息的准确性,但由于众所周知的互联网技术因素等客观原因,本网站显示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或误差,这一点您是知道并理解的。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在6家平台中,都有类似上述说法的条款。报道称,这样的说法反映出网络平台经营者没有尽到对相关信息的审查和监控义务。“如果网商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平台上的商品或服务采取负面监控措施,本质上是对避风港原则的滥用。”
知名IT、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网络交易平台在入驻时需要对商家的资质进行审核,但在实际操作中,平台只能通过技术过滤的方式对沪上的商品信息进行审核,客观上,平台无法对每一条信息进行逐级人工审核。
“这样的条款在很多网络平台都存在,但是否属于不公平格式条款,要看平台的商业模式。如果属于网络交易平台的模式,平台没有对商家信息发布的法定审查义务,只有对商家资质的审查义务;但如果涉及B2C自营业务,那么平台应该保证自己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赵占领认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趣分期、分期乐、爱又米、优分期被指合同陷阱 人人分期至今未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40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