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舜耕山人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2006年上市的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网盛科技,2008年更名为生意宝),是中国a股市场第一家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2015年牛市期间创造了“a股神话”,但随即下跌,随后淡出公众视野。
生意宝,1997年出道,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元老。GPLP犀牛财经了解到,其创始人孙德良在两年内先后建立了“中国化工网”和“中国医药网”作为垂直于这两个行业的信息平台,建立了最大的专业数据库和细分领域的小数据库,为行业企业服务。在信息平台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后,孙德良整合业务和信息,将公司更名为“网盛科技”,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主要从事B2B业务。背靠“中国化工网”和“中国医药网”多年积累的信息和用户,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此后,生意宝似乎找到了一个更赚钱的业务——供应链金融,但尽管营收不断增长,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大幅提升。这可能也是生意宝在资本市场上一直无法重新获得资本关注的原因之一。
据GPLP犀牛财经统计,截至4月11日,生意宝股价为32元,2015年股价峰值为152.86元,较峰值下跌79%。
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初步经验
生意宝依托化工、医药行业,可以维持经营安全,但难以进一步发展。显然,生意宝并不满足于此。在“提供行业买家库信息”很难被别人比下去的情况下,生意宝开始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
从2010年开始,生意宝推出了一款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产品——“贷链”。那时候互联网金融还没有蓬勃发展,市场上也不像现在这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融资产品。“贷链”刚推出的时候,其模式非常简单传统:生意宝只负责搭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桥梁”。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加入融资平台,提交融资申请和相关资料。平台初审后提交给合作银行,银行简化手续后发放贷款。生意宝作为“纯信息中介”,将原本分散的融资需求信息集中、标准化,有助于银企精准对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公司在融资模式创新初期做出的尝试,试点成功后逐步扩大。这是生意宝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首次尝试。
新模式的盈利何时能实现?
“贷通”之后,互联网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很多公司采用了越来越激进的模式。近两年,在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冲击下,互联网金融有“失能”的趋势。而生意宝更早选择了更为稳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促转型、调结构”等诸多概念的发酵带动下,市场氛围逐渐浓厚。而“供应链金融”是金融为实体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推崇,于是投资者纷纷涌向相关行业的企业,生意宝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领头羊,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短短半年时间,生意宝从一只“10元股”迅速崛起为“百元股”。此时上证综指距离高点5100点仍上涨约50% 空间。但随着a股熊牛交替,生意宝也应声下跌,抹去了80%的市值,关注度迅速降温。
但是,生意宝的“供应链金融”不是说说而已。GPLP犀牛金融观察到,它确实在逐步推进这一方向,而没有太关注股价的涨跌。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支持上下游企业的融资。从根本上说,供应链金融是覆盖企业生产中下游所有企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实际上在整个供应链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对于减少企业运营中交易环节的摩擦和损失非常重要。
生意宝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旨在解决企业管理中常见的“根本问题”。不过,目前看来,生意宝的这种创新还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其盈利水平仍和十多年前上市时一样,平均每年3000万元左右,虽然营业收入从6000万元上升到3.6亿元。天风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将这种情况解读为“预计未来两年利润每年翻倍”。但在此之前,生意宝已经估计“明年有钱”很多年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押宝供应链金融的生意宝:何时盈利能有大跨步?,生意宝供应链金融最新消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4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