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冒充app贷款诈骗案例,仿冒软件是什么意思

冒充app贷款诈骗案例,仿冒软件是什么意思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近期,国家网信办反诈骗中心监测发现多起投资平台诈骗事件。诈骗分子假冒京东金融、即刻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他们利用相似的标识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利用“小额返利”诱导网民访问下载,从而实施诈骗。一些诈骗平台甚至声称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的名义吸引用户,以“拉人头”的模式发展下线,给部分网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温馨提示:诈骗分子假冒投资平台诱导诈骗网民,给网民造成严重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重视。群众需要下载APP通过官方正规渠道;遇到非官方客服联系,要注意核对对方身份,千万不要转账。应用商店等平台应加强对可下载应用的安全审查,防止虚假应用浑水摸鱼,危害广大网民。

为提高人们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现将一些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2022年2月,邯郸市姜某下载“东方财富”仿冒APP进行相关投资操作。期间,姜收到一条信息,称其第三方汇款20万元。因为举报是违法的,而且交给了风控部门处置,所以蒋要交20%的风险保证金4万元,否则账户会被冻结,蒋转账后才发现被骗。

2.2022年6月,因急需用钱,唐山市的李某在网上看到“杜小曼”仿冒APP的宣传信息,联系对方“客服”,在“客服”的指导下下载仿冒软件进行贷款。李填写了贷款申请,但审批未通过。对方以李某银行卡号填写错误、银行卡不足为由影响审核进度,要求李某将9000元保证金、42200元解冻费转入其指定账户。李转账后,对方称系统无法正常为他划拨资金。李发现自己被骗了,报了警。

3.2022年7月,秦皇岛市陆某下载假冒“京东金融”app进行贷款操作。期间,陆某在app上申请贷款2万元,但在提现过程中未果。对方客服以陆某输入银行卡号错误、核实资金为由,诱导陆某为对方提供指定账户。之后,芦海龙还是没能把钱取出来。“客服”让陆某提交销户申请,并表示打出去的钱会在7到15个工作日内自动返还到陆某的银行卡上。两天后,对方将陆某拉黑,陆某这才意识到被骗并报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冒充app贷款诈骗案例,仿冒软件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4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