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大理巍山县马鞍山乡青云村,蓝天白云下大片大片的万寿菊在山坡上铺开一幅金色的油画。最近,我深入实地了解了两位全心全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种花书记”的事迹。
位于青云村委会后山的400亩万寿菊基地,由村党总支书记罗德奇投资种植。“我带头种植,让老百姓安心。当我的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工作就会轻松很多。”提起自己种的万寿菊,罗德奇叹了口气。50岁的他不仅是总支书记,还是职业农民。他在青云村有几个第一:第一个大专文凭的村干部,第一个烤烟种植大户,第一个利用玉米地膜覆盖技术致富的领军专家。
2019年3月,马鞍山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青云村发展万寿菊产业。然而,在发动群众种植万寿菊的过程中,罗德奇发现村民们顾虑重重,没有人愿意冒险。“群众没见过万寿菊,尤其是大规模种植。他们心里没底可以理解,我就带头给他们种,给他们信心!”罗德奇决定亲自动手。他和村民约好了一个星期,投入9万元育苗、整地、移栽,在青云村的山上种了400多亩万寿菊。
种植万寿菊要控制温度,保证湿度,科学防治病虫害,尤其是水源。为了保证供水,罗德奇找到青云水厂,请水厂帮忙解决困难。青云水厂负责人说,万寿菊是村里培育的新兴产业,用水以万寿菊基地为主。去年底,罗德奇种植的400多亩万寿菊已采摘340吨,以订单销售的方式卖给省外客商,净收入30多万元。
当我来到另一个万寿菊基地时,我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山歌。10多名当地彝族人一边唱着民歌,一边采摘菊花。这个基地是村里扶贫第一书记、组长张存光和另外两名扶贫队员出资3万元种下的。“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村里一些贫困人口今年没能出去打工。我们几个组员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想通过种植万寿菊示范田,解决一些贫困人口的打工问题。”张存光说。
44岁的张存光是微山县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名普通党员。自2019年8月任青云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以来,他积极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思路和办法,针对当地群众喜欢玩唱歌等文化活动的实际,争取9.8万元补助,用于青云村文化广场建设;动员员工捐款3.11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实际困难,争取资金逢年过节慰问他们;同时,他所在的微山农村商业银行也向当地群众发放了260多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
巩固脱贫成果,培育后续产业是重中之重。"群众非常支持我们种植万寿菊."张存光说,这个60亩万寿菊基地是核桃林,土地是当地群众无偿提供的。通过发展万寿菊,可以解决当地72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的问题,增加农民工收入5万元以上。除去劳务费,60亩万寿菊基地的纯收入可达6万多元,三个队员预支的3万元返还,剩下的3万元归村集体所有,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如今,罗德奇和张存光逐渐成为随叫随到种花的“土壤专家”。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青云村很多人也开始种植万寿菊。村民查家兴今年种了30亩万寿菊,张存光免费为他提供了2万株花苗。这几天,全家人都在地里忙着摘菊花。今年,青云村共发展万寿菊种植800亩,预计实现经济收入160多万元;同时解决了9600多人(次)的用工问题,支付劳务费66万余元。
“采菊只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老人小孩都可以参与。我夫妻俩在这里采菊,一个月收入4000多,照顾家庭,增加家里收入。”正在地里采摘万寿菊的村民文辉高兴地说。在她周围,盛开的万寿菊光彩夺目,灿烂夺目,像彝族人民幸福的笑脸。
摄影:左柏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云南文山万寿菊种植,云南万寿菊种植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42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