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小关记者何
凉山州甘洛中学的穆乃同学,今年以681分考上了北大工科实验班。他成为甘洛县建县以来第一个在当地读书并考上北大的人。
“人这一辈子,总要吃苦一阵子。现在肯吃学习的苦,以后就少吃生活的苦。”7月20日,川观记者联系到甘洛中学语文老师甘红时,她表示,她在课堂上反复说的这句话,想必很多同学都听说过,穆乃肯定是其中之一。
得知穆乃考上北大,甘洪松了一口气,但并不意外。“他很上进,学习方法特别好,很努力。”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穆乃从教15年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
当天,记者采访了甘洪、穆乃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这名大学生背后的教育之路。
穆乃在教室里学习思考。
获得高分
四科成绩最满意的是英语。
时间回到一周前的7月13日。当晚,木乃开始打听录取结果。直到7月15日下午,终于找到了录取信息。这个小伙子,家住甘洛县新市坝镇巴拉村,在学校努力学习。每次回家,他总是主动帮家里干农活。没考上之前,他天天在田里拔豆子,割猪草,除草。
翻看穆乃的高考成绩:语文123分,数学127分,英语140分,理科271分,总分661分;加上民族地区20分,总分681分。
“四科中,我对英语最满意,不是因为成绩高,而是因为我的努力和汗水。”穆乃向记者讲述了发烧的经过。
穆乃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条件并不宽裕,经济压力很大。以前是贫困户,2020年脱贫退出。
“我小时候,整天就知道玩。后来年龄大了,开始有了认真学习的意识。”木乃月热说,他刚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不太喜欢读书,甚至有点厌学。“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读书不多,但他们知道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一直在努力供我们兄弟姐妹上学。”
在父母的支持下,穆乃努力缩小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以英语为例。木乃月若从初中开始接触英语。起初,他觉得特别困难,但他接受了挑战。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他在冬天的早晨早早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背单词。很多次,他坐在路灯下就睡着了。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他的英语成绩显著提高,直到高考140分。
得知自己被北大成功录取后,穆乃非常激动,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甘洛中学的学生在学习。
高中老师:
“孩子感恩,从不去补习班。”
“我高中的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我的物理老师教了我很多学习方法,我的语文老师会给我们讲很多人生道理……”说起自己的高中老师,穆乃对他们充满了热情和感激。
川观新闻记者联系了语文老师甘红。她很欣慰:“其实这些道理我跟同学讲过很多次了,木乃的热情是认真听的。”
“慕奈从初中开始就在我们学校读书。我从大一开始就是他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刚进高中的时候,无论是总分还是语文,木乃都不是最好的学生。”甘红说自己很上进,很努力,性格活泼开朗。另外学习方法特别好。每次发现不懂的地方或者做错的地方,他要么去请教老师,要么自己想办法去理解,从来不积累不懂的东西。
甘红老师经常给同学讲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变化有多快。没有看到很难想象。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不要一直保持短视。
“穆奈还有另一个特点。他从未参加过任何补习班或培训班。他上课特别认真,课后认真反思,不盲目刷题,有针对性地做习题。”记者电话采访后不久,甘洪先生给记者发来短信补充。
木乃和热家在一起。
这两年,兄弟俩分别考上了名校。
“我很感谢那些一直在路上帮助我的人。”
穆乃学习了关于热的知识,他的父母基本不关心。“他们知道的不多。我妈没读过书,但他们都鼓励我们兄妹。”他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北大是个什么样的学校,但是最近都很开心。
“爸爸以前在外面工作,主要是画画。我妈在家务农,有三四亩地,种过玉米,辣椒,豆子等。,并喂了鸡鸭等家禽。”
“哥哥比我大两岁,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穆乃约勒说,他的哥哥阿木·克勒比自己大两岁,现在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今年9月份开学后读大三。
不知道是命运还是巧合,阿木可儿高考成绩只有一分(哥哥2021年高考662分)。
我哥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在他的指导下,三年前,木乃顺利进入甘洛中学初中部。意识到自己成绩的不足,他更加努力缩小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发现问题和缺点也会积极改正。
进入高中后,木乃月若在一个全新的班级里不断磨练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做到最好,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他没有辜负家人、老师、同学的期望,尤其是忍辱负重的父母。他想对他的父母说声谢谢。
关于即将入学的准备工作,木乃约勒表示,学费方面正在做准备。如果不够,就用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入学后,我会尝试做一些兼职来补贴家用。
甘洛中学的学生在学习。
县里第一个“北大学生”
县域教育突破的横向思考
“恭喜慕奈同学。他是甘洛县建县以来,当地考上北大的第一人。”甘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明说,这不仅是该县的骄傲,也体现了一个少数民族县教育的突破。
他说,甘洛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围绕“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细化每个教育阶段的目标,其中高中阶段的目标就是“提升”。
此外,甘洛还善用“团式”助力资源。来自宁波绵竹、德阳、奉化的21名著名教育工作者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结对47名甘洛教师,开展“师徒”活动20余次,提高了当地教师的管理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同时,甘洛规范现代教育管理,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办学方法,大力推进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60多项,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据悉,“十五”期间,甘洛计划在全县建设一所2000人规模的小学和初中,一所3000人规模的高中,促进甘洛教育更好更均衡发展。
川观新闻记者从凉山州教体局获悉,近年来,凉山州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今年,来自雷博中学的韩风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这所学校创造了当地学生连续四年考上“清北”的历史。
木乃在干农活。
【对话木乃约热】
激动,喜悦,也有泪水。
记者:从小父母对你的学习是什么态度?
木乃约热:父母读书不多。父亲经常在外打工赚钱供我们读书,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我妈在家干农活,没读过书。我们学习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和自觉。
记者:为什么你对高考英语成绩最满意?
木乃讲发烧:我们彝族孩子从小生活在母语环境中。他们小学没接触过英语,初中才开始学。一开始很难,但是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得起他们的汗水。
记者:去北大有什么感受?
穆乃约发烧:得知自己成功考上北大,非常激动。可以说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一个理想。除了喜悦,我也泪流满面。一方面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另一方面,我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尤其是这么多年一直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也特别感谢一路走来教育我们、帮助我们的老师们。
记者:对于即将高考的同学,你有什么分享或建议?
木约发烧:少接触电子产品,千万不要沉迷其中,否则容易影响学习;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改进劣质科目,要有整理错题的习惯;劳逸结合,多和同学、老师、家人交流,共同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图片由甘洛县媒体中心提供)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四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四川大凉山甘洛县,凉山甘洛县首富是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4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