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季,大学毕业生们带着热情和梦想离开母校,步入社会。值此之际,我市警方提醒广大毕业生:谨防“校园贷”诈骗。
今年3月1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教育部、公安部、中央网信办等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的通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然而最近“校园贷”诈骗套路有了新的品种,不仅在校学生,毕业生也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因此,大学生和毕业生们千万不能放松对“校园贷”的警惕,时刻注意防范“校园贷”诈骗的陷阱。
[欺诈表单]
诈骗分子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以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按照现在的政策,是违法的。需要消除校园贷记录或者注销校园贷账户,以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以此为由,诱骗受害人在正规网贷、互联网金融app上借贷后,向其提供的账户转账或允许其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6月17日,市民邓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金融客服的电话,并核实了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称邓女士注册了一个校园贷账户,现在根据国家政策需要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于是邓女士同意了,添加了对方的QQ,加入了一个“银监会监督管理群”,群内有一个昵称为“银监会监控中心”的账户。按照对方的指示,邓女士在多个借贷平台借了3.7万元,转入对方指定的“对接账户”,但承诺的退款迟迟不到账,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操纵分析]
诈骗分子利用了大学毕业生刚踏入社会,重视个人征信,怕留下污点的心理。他们声称帮助受害者取消校园贷,编造会影响其征信的谎言,造成受害者心中的恐慌。诈骗分子通过修改来电号码、给出个人信息、制作虚假公文等方式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并利用QQ群聊、屏幕分享等工具,引导受害人向正规借贷平台借钱进行转账。在这类诈骗案件中,受害人担心影响个人征信,因此容易轻信,容易上当受骗。
【警察教你如何识破“校园贷”诈骗】
欺诈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选择大学生和刚毕业进入社会的群体实施诈骗。
第二步: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给事主打电话,称要帮助事主注销校园贷账户,消除校园贷记录或清除支付平台不良记录,不注销或不清除会影响公民个人征信。理由是,会引起市民内心的恐慌,从而降低警惕性。
第三步,通过修改来电号码,告知受害人个人信息,制作虚假的银监会公文,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第四步,通过添加QQ、开屏分享等手段,以“验证流水”、“清算空额度”等字眼诱骗受害人向正规借贷平台借款,并将借款转入其指定账户,从而成功诈骗。
【大连公安防骗提醒】
1.凡是声称要消除校园贷记录、升级学生账户或者去除不良记录,否则会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
第二,相关部门并未推出所谓的“取消校园贷”和“清除不良记录”,个人征信无法人为修改。只要借款后能按时还清,就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3.公民如对个人征信有疑问,应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等官方渠道进行咨询,或拨打征信中心客服电话。不要相信陌生电话。
4.“96110”是全国反诈骗热线。如果遇到“96110”打来的电话,说明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必须马上回答,防止被骗。
5.如果遇到电信诈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6.广大市民可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注册“全国反诈骗中心app”。国家反诈骗中心应用程序可以帮助识别诈骗电话和非法网站,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
正文:王毅,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来源:大观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校园贷的骗术,校园贷诈骗的方式和种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19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