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讯(曾群峰任)9月23日,“脱贫攻坚,振兴八桂行”网上讲评指导活动走进漳州市华安县。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华安县新圩镇仙都镇黄灶村、官舍村、迪达村,深入乡村旅游振兴观察点走访采风,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黄枣村:萝卜甘坪山柚助力扶贫
黄枣村第一书记陈正平告诉记者,他是漳州市纪委监委干部。2017年9月,入选黄枣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黄枣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萝卜干、平山柚等传统产业得到恢复,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现在,村里的百年平山柚生态园重新启用,村里正在大力发展平山柚(世界四大名柚之一,另外三个是沙田柚、文旦柚、暹罗柚)产业。如果一个好的平山柚能卖到100元,村里的平山柚收入就能达到200万元。
黄灶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村里的另一大产业是萝卜扶贫产业。现在这个基地集生产加工、旅游、自主采摘于一体,带动了村民增收。去年,村里举办了第一届萝卜节。
黄灶村的黛玉草成了网络名人里的打卡地。
两年多来,黄灶村被评为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漳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依托平山柚产业、萝卜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5.7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9万元,精准扶贫6户17人,全部脱贫。该村还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建设文化长廊来丰富村民的生活。晚饭后,村民们可以在这里沿着九龙江放松,跳广场舞,锻炼身体...通过村规民约,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一片粉色妆容的野草成为了网络名人中的打卡地。花期可以持续三个月,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拍婚纱照。
官舍村:多彩畲村助推茶农致富
官舍村是闽南少数几个仍保留本民族语言的畲族村落之一。在官舍村,采访团感受到了畲族人的热情好客,还有迎宾舞、竹竿舞、扔玻璃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让人流连忘返。这个村通过实施“兴茶富农”和“旅游兴村”战略,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本。
观舍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中,官舍村成为全国248个入选乡村之一。这个少数民族村寨,省级生态村、传统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位于华安县新圩镇九龙江北溪河畔,距城关20公里,是福建(华安)土楼旅游中途停留地。这个传统村落完整保留了畲族的原始文化,如民族图腾、畲族语言、畲族歌谣、畲族婚俗、火祭、射枪等。
观舍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据介绍,漳州旅游投资集团与观舍村合作。2018年以来,共投入7000万元修路、改造村庄、完善硬件,全力发展旅游业。目前,全村88户490人,2户9个贫困户脱贫,人均收入17000余元。村民告诉记者,在漳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下,村民已经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该村70多名村民已成为该公司的员工,充分挖掘了畲族的独特文化。有的村民当了演员,有的当了厨师,有的当了导游,有的当了后勤保障人员...他们的收入得到了保证。
一碗畲族特色的酒,寓意“岁岁平安”。
漳州观社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虫火谷说,该村通过与漳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40年合作协议,村里每年保底收益30万元,每5年收益上浮15%,门票收入的10%固定给村民。这还不包括村民因为旅游开发带来的其他收入,比如农家乐、民宿等。在这个村子里,年轻人很少出门,大家在家基本都能过上好日子。
迪达村:通过研究土楼振兴村庄。
来到华安,不得不提华安的名片二义楼。二义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迪达村,素有“土楼之王”之称,与南洋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宜居典范东阳楼组成福建土楼(华安)迪达土楼群。这座土楼群于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一楼被称为“土楼之王”
据了解,二义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朝东南西北,由身为“国宾”的蒋家第十四世成员蒋世雄所建。被誉为“土楼之王”、“中国第一楼”、“民居之宝”,是第一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土楼。
二易楼/克洛克-0/房间大,防守好。建筑为单元式与廊道式相结合的双环圆形土楼,外环直径73.4米,是“世界遗产”土楼中最大的单体土楼;外环楼高4层,高16米,墙厚2.53米。石料3900立方米,土方12000立方米,木材930立方米。共16个单元,213个房间;有音孔、沙漏孔、秘密地下通道、隐藏走廊、射击窗、灯龛等。,开创了古代民居生活与战略战术防御相结合的典范。
南洋楼建于清嘉庆年间(1817年)丁丑年间,坐东南朝西北,位于狮子山脚下,意为“狮子戏球”。它是由二义楼的建造者蒋世雄的孙子蒋经邦建造的。建筑模式类似二义楼,有走廊和单元的特点。外环楼高3层,高13.25m,直径51.6m,4个单元,96个房间。三楼设有内外双廊,是省内唯一的双廊圆形土楼。
东阳楼位于南洋楼西侧,西北面向东南。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由二义楼建造者蒋世雄之孙蒋宗器创建。建筑为方形土楼,背靠狮子山,俗称“狮踏”。楼面宽55米,深28米,共2层,高11米,主楼36个房间,4个大厅。两边有15个护栏,是厨房餐厅。
迪达村830户3221人,贫困户2户6人。人均收入超过1.8万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1.9万元,村集体收入50万元。迪达村紧紧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华安)土楼的区位优势,不断挖掘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刷新华安(华安网信办供图)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漳州市西北端,闽南金三角腹地。毗邻漳平、安溪、南靖、长泰、芗城等5个县(市、区),福建省第二大河流江北溪贯穿全境。迪达土楼群、华安铁观音、华安玉并称为“华安三宝”。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国家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特色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屏山柚之乡、中国民间玉雕艺术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珍稀树种培育示范县、全省林下经济示范建设县、全省首批“十二五”循环经济示范县、九龙江水利风景区获得水利部验收和省级园林县。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华安县乡村振兴,华阴乡村振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10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