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给老人拍照。
家里老人下楼买菜不方便吗?今天上班有个快递没办法取?暑假有哪些免费、有趣、知识性强的活动?在敦煌路街道任家庄街东社区,这算不了什么。
民意在心中,枝叶与形势相关。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任家庄街东社区打好落实群众身边小事的攻坚战,推进“重点小事”,把有温度的为民服务深化为“细节”,通过打造三支红色志愿服务队,组织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让市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感受美好、体味幸福。
故事一:头疼脑热。一个电话志愿者来了。
“社区知道我出门不方便,不仅送米油和学习书籍,还组织专业医生和志愿者为我和家人进行体检和打扫卫生。这真的是心里暖暖的。”说起社区对自己和家人的关爱,七里河区敦煌路任家庄街东社区98岁的退役军人党员吴风起有说不完的感谢话。
吴风起,一位老人,和他的女儿住在一起。老人年事已高,女儿残疾。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多不便。得知情况后,社区主动照顾和帮助他们。无论是家里缺柴米油盐,还是头疼脑热,志愿者一个电话就会上门,这让老人和女儿的心里感到无比的安心。
在任家庄街东社区,和吴风起有同感的人不少。他们中有不方便下楼的老人和残疾人,有不方便收发快递的上班族,有被隔离在家的居民。他们觉得贴心方便,是因为社区有三支细心贴心的志愿服务队,分别是红色医疗服务队、红色跑步服务队、红色机关服务队。
任家庄街东社区党委书记谭力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为了给家里隔离的人送物资,成立了社区红跑服务队。后来,针对居民需求,社区联合卫生服务站、康美口腔、爱尔眼科、物业管理公司等共建单位延伸红色医疗服务队、红色机关服务队,开展送药送医、送学校、转移党员关系、养老证明解决辖区等近20项便民内容。
昆启社区老人闫桂芬的二儿子凝血功能差,不能做剧烈活动。他从来不能下楼去看医生。今年1月,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社区反映情况。没想到,几天后,社区“红色医疗服务队”上门为她儿子提供医疗服务。目前,红色医疗服务队专门与多名二级残疾的二儿子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保证每月两到四次家访,零距离贴心服务,解决了老人最担心的事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护士每次都带仪器设备来检查,很周到。不然我怎么带儿子去医院?我真的很感动。”严桂芬含泪告诉记者。
故事二:社区暑期活动“走出去”有趣又能锻炼人。
暑假最有趣的活动是什么?任家庄街道东社区的小朋友告诉你,所有的户外活动,能增长见识的活动,和朋友一起的活动,都是最有趣的。
暑期,任家庄街道东社区针对辖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东邻从业者”暑期实践活动。身穿“黄背心”的大孩子走进辖区街道和居民楼,与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开展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让预防接种知识深入居民心中。年纪小的孩子走进眼科医院、口腔医院等地方,真正的“走读班”不走过场,提高了动手能力。
顶着烈日,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辖区的大街小巷,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宣传健康知识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小区的出入口给我量体温...对于即将升入高一的朱来说,这个假期过得很充实。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辛苦,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几天后,看着孩子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皮肤晒得黝黑,朱的母亲心里有点心疼,但更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母亲朱告诉记者:“在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很符合我们父母的意愿。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衣服撑出来的,受挫能力弱,团结协作意识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改变他的内心世界和不良习惯。”
采访中,辖区多位家长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以前社区暑期活动内容单一,孩子们不感兴趣。他们无非就是听课,手工制作,写读书笔记。社会实践活动的想法缺乏新意,走过场,孩子们的参与效果不好。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与往年有很大不同。活动走出社区,有新意,孩子们兴趣高。收获真的不小。
故事三:面临资金困难,在社区举办的招聘会上贷款20万。
任家庄街道东社区个体工商户张雅茹经营着一家汽车修理厂。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修理厂的生意不尽人意。张雅茹正在考虑突破现有的商业模式,试图进行一些创新,但资金对她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小区里举办的一场招聘会给了她继续经营修理厂的希望。
原来前阵子社区举办招聘会“借你一份工作”等你来。招聘会不仅有上百个岗位,还宣传了小额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她详细咨询了区就业局和社区工作人员,觉得符合政策。
于是经过多次入户调查,社区为张雅茹的大车库成功申请到了20万元的小企业担保贷款。拿到钱后,张雅茹喜出望外,并承认他真的没想到贷款会这么顺利。记者了解到,目前她已经用这笔贷款购买了材料,扩大了修理厂的经营范围。张雅茹自信地说:“这笔政府补贴的贷款对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解决了资金困难。修理厂不仅恢复了正常运营,我还有新的计划。”
长期以来,任家庄街东社区高度重视辖区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创业者的就业创业扶持工作。之前的招聘会吸引了辖区很多居民参加。据了解,活动前期,社区统筹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完善了“社区人力资源数据库”。
与此同时,社区积极联系区内外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各类企业,寻求一批有保障、门槛低的就业岗位,帮助客户实现就业,并及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的运输服务,不仅为区内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就业困难居民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还让居民在家门口摘“饭碗”,实现了双赢,解决了部分地区失业居民的就业困难。招聘会当天,有近20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120个岗位。
活动现场,求职者也带着准备好的简历前来。他们详细看了用人单位列出的岗位信息,详细询问了每个岗位的要求和待遇。一些求职者在与雇主详细讨论后很快签署了协议。当日招聘会共吸引500人,近50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
故事四:看电影听故事持续传播“红色正能量”。
看露天电影是很多人童年的快乐回忆。夏天的晚上,邻居和邻居一起看露天电影,热闹得像过节一样。但是现在这样的机会不多了,年轻人也很少看到这种形式。
前不久,任家庄街道东社区举办了“东方赤影武士节”,将红色主题电影《红海行动》搬到了辖区广场,给居民们带来了生动新颖的党史课,让不少居民激动不已。“在家看露天电影真好。童年情怀和红色正能量都可以弘扬。”家住春天嘉园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任家庄街东社区坚持依托党建特色品牌,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探索特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特色活动,让红色正能量走进每一位党员群众。
七一前夕,敦煌路小学的一群“特殊”的少先队员来到了98岁的退役军人党员吴风起的家中。孩子们向吴爷爷赠送了党史学习教育书籍,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向少先队员队伍致敬。后来,吴爷爷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党史课。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吴爷爷讲述抗日战争的感人故事和战斗经历。真实的故事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孩子。当天,社区工作人员通过Tik Tok平台主动与一位戴红领巾的老兵进行了沟通。网友一边看,一边发表评论,弹幕支持,让这场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走进了更多的人。
据了解,任家庄街道东社区还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每天在“网上党员之家”微信群推送“党史天天读”、“清风经典历”,以理论清醒确保政治坚定;整合社区资源,在所辖13个居民区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百年荣光闪耀邻里四史”党史展,带领党员群众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等地,一路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这一系列活动让红色正能量扎根于每一个党员群众的心中。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文/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故事串起来 都是获得感——记七里河区任家庄街东社区全心服务居民的点滴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8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