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四川富豪斥巨资包下直升机,请乡亲们免费乘坐,还发上千万红包

四川富豪斥巨资包下直升机,请乡亲们免费乘坐,还发上千万红包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2019年冬天,一位大富豪花巨资包下直升机,还带着装有彩电、冰箱、空调等礼品的十几辆大卡车,一路浩浩荡荡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丁字桥镇。

大富豪回到家乡出钱摆了130桌的宴席,然后请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免费吃喝,不仅如此,“压轴菜”由大富豪亲手捧出,只见红艳艳的百元大钞被绑上喜庆的红绸带,将这一摞摞现金分到在座的父老乡亲手中,现场气氛瞬间被推上高潮。

这位大富豪更是仪陇人的骄傲,他就是新疆天地集团的总裁郑大清。

身家百亿的郑大清为什么对村民这么慷慨,这事还得从70元的创业路费说起。

过往的艰苦岁月

郑大清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里,由于交通不便,所以山村不仅贫困,就连教育也很是闭塞落后。

算上郑大清,家里有七个孩子,他在家中排行第四,而兄弟姐妹之间的年龄也非常接近,郑大清出生时,大哥只有四岁。

郑大清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随着郑大清的降生,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吃饭,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父母原本是希望多生几个孩子来增加劳动力,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哪里能想到孩子越生越多,家里反而是越来越穷。

郑大清的童年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从他记事起,父母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但就算是这样,家里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郑大清会干一些砍柴、挑水的力气活,这让他从小就养成一个吃苦耐劳的性子。

隔壁大娘见郑大清年纪虽小,却还是力所能及地帮家里干活,很心疼懂事的郑大清,曾好心地煮了一碗面给他吃。

让大娘没有想到的是,郑大清会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一辈子。时间眨眼就过去,郑大清也到上学的年纪,他本想和哥哥姐姐一样选择在家务农。

但父母认为家里的孩子不能全都没有文化,至少要有几个读书识字的,

就这样他被父母送去学校,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郑大清在学校从不敢贪玩,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对得起父母的良苦用心。

俗话说得好有付出就有收获,学校里的每一次考试,郑大清都名列前茅。

因为父母常年劳作,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家里的重担落在大哥的肩上,为此郑大清在初中毕业后决定不再继续念书。

恰好当时县里正在征兵,他为给家里节省开支毫不犹豫地报名,跟着部队来到西北地区。

部队里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但这些对于郑大清来说都不算苦,他不仅可以吃饱饭,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

郑大清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职责,无论参加什么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因表现优异在参军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郑大清就获得上级的表扬与奖励。

当时的新兵营里,他是第一个获得团嘉奖的新兵。面对其他士兵羡慕的眼光,郑大清并没有飘飘然,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不足之处。

也正是八年的军旅生活让郑大清养成坚强的意志以及不轻易言败的性格。

在参军的第四个年头里,父亲打来电话说是“母亲病重,希望郑大清回家看看”。原来母亲在他当兵的第二年就卧床不起,为让郑大清安心,家里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

直到母亲病重,父亲才不得不打电话通知他,可当时远在部队的郑大清因为各种事情无法回家,而母亲到死也没能见到小儿一面。

这件事成为郑大清心中永远的遗憾与痛楚。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国家军制体系也展开改革,26岁的郑大清退伍回乡,一回到家就来到母亲的坟前重重磕上几个响头。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边哭边发誓“妈,都是儿子不孝,没有让您过上好日子,我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家人不再受贫穷之苦”。

郑大清看着贫穷不堪的家庭,决定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当时国家已经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在慢慢地发展。

缘于在西北当兵的关系,他不想去沿海城市打拼,而是将目光投放在新疆。

坎坷的创业之路

既然决定去外面打拼,那就要开始做准备,谁知家里太穷,他连路费都凑不出来,这把郑大清愁得整宿睡不着觉。

正当他为路费发愁时,乡亲们便自发地你一毛,我一元为郑大清凑了70元。

望着眼前这些零零散散的钱,郑大清内心无比的感动,他双眼噙着泪水,在心里暗下决心“等自己将来有能力,一定要好好回报乡亲们”。

1985年的3月,郑大清用这笔钱买了一张去往新疆乌鲁木齐的绿皮火车票,背着包裹踏上火车,开始他的创业征程。

经过漫长的舟车劳顿,郑大清终于来到乌鲁木齐。

三月的新疆,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衣着单薄的他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望着手中仅剩余的一块两毛钱,郑大清的心里直打鼓。

好在这时郑大清想起有一个同乡在水磨沟当小工,便决定去投奔他,于是又坐上去往水磨沟的汽车。

在同乡的帮助下,郑大清找到一份建筑工地上的活计。工作之余,郑大清会阅读一些建筑方面的书籍,因为这样工友还曾拿他打趣。

可郑大清并不理会,因为他知道知识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方法。

果然机会来了,在一次老板视察工作时,凭借别人欠缺的建筑知识,再加上为人踏实肯干,郑大清得到工地老板的赏识。

这一年,郑大清当上工地班长,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2000块钱,这笔钱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此次成功让郑大清信心大增,也让他产生自己承包工程的想法,便回乡召集40多个农民工一起来乌鲁木齐,自己当包工头。

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当他们好不容易把项目如期完工时,老板竟带着钱跑路了。

辛苦忙活几个月,不仅白干,就连几十号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面对如此的烂摊子,郑大清主动找上工友写下欠条,他承诺道“只要我郑大清还有一口气在,就是当牛做马也会把欠你们的钱还上。”

郑大清的这份承诺让工友们对他不离不弃,没过多久,他再一次接到工程项目,不料结果更糟糕——老板是一个骗子。

两次承包工程没有得到一分钱,让本就窘迫的日子更加艰难,可就算是这样,郑大清仍然东拼西凑给工友们筹来路费,让他们回家过年。

而郑大清自己则身无分文,最后还是一位朋友给他五块钱,靠着这五块钱,郑大清孤身一人在新疆度过一个永生难忘的春节。

也正是因为这段困难的日子让他内心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等自己有钱了,一要多帮助贫困的弱势群体,去回报社会。”

都说越努力的人越幸运,这话是一点也不假,郑大清在这期间不断地去走访市场进行调研,寻找东山再起的商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一份有着13万元的厂房维修大工程,这次郑大清吸取前两次的教训,特意和厂房老板签订合同。

郑大清十分重视这个项目,他带着一群人干得格外认真仔细,项目也如期完工。

厂房负责人前来检验,工程质量获得对方非常高的评价,凭借不错的口碑,郑大清又陆续接到一些工程项目。

到年底结算时,他发现在还完之前的欠款与发完工资,自己手上竟然还剩下五万块钱,这笔钱让他更加坚定创业致富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年里,郑大清乘胜追击继续承包工程,无论项目的大小,他都干得仔细从不偷工减料,就这样郑大清慢慢地在乌鲁木齐站稳脚跟。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郑大清手中的存款也越来越多,到1989年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70万元。

此时建筑行业已经不满足郑大清,他想去别的领域去扩展商业版图,在这一年的下半年,郑大清花20万买下一栋大楼里的地下室。

然后将其改装成商场,并把铺面租出去赚取中间的差价,同时他还把郊区两家煤矿给承包下来,刚开始这两桩生意确实给让郑大清赚个盆满钵满。

但随着时间推移,生意越来越大,管理与决策上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还没有等郑大清想出办法解决,两家煤矿和商场相继倒闭。

郑大清从一个小有资产的老板变成个负债70多万的穷光蛋,这次的失败给他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产生过卧轨自尽的想法。

好在最终念及家人与乡亲,郑大清又重新振作起来,他吸取失败的教训,开始一点点地沉下心来积累经验,还专门去学习管理经营。

1995年,郑大清靠着从银行贷来的钱款,创办新疆天地实业贸易公司,接着他又从银行贷款100万,包下一栋大楼做服装生意。

这一次郑大清不像上次那样租出去,而是自己用心经营。他明白术业有专攻以及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公司的员工大部分都具有大专学历,在公司管理上以仁爱为主,要求员工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成功后的涌泉相报

1998年,郑大清果断投资2亿多元建筑“东方100商厦”,谁知在修建过程中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全体员工与工人的工资长时间都不能发放。

此时正是项目的关键时刻,稍有闪失都会让整个项目失败。

郑大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他会深入工地和工人拉家常,并给大家分析眼前的困难都只是暂时的。

正是因为郑大清用真情打动员工的心,才使他们克服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使一座三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商业大厦从开工兴建到正式营业,仅用九个月的时间。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郑大清的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公司商业版图也涉及酒店、农业、电讯等多个领域。

如今郑大清已经拥有20亿资产,他所创办的天地集团更是全国企业的百强冠军,郑大清终于出人头地,实现当初在母亲坟头发下的誓言。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郑大清靠着乡亲们的资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在取得成功后,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和乡亲们。

2001年探亲回家的他,看着村里随时会倒塌下来的桥梁时,郑大清立即捐款700万元给到当地政府,给全县修建76座慈母桥,此外他又拿出1300万用来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郑大清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不仅为仪陇县捐赠五所希望小学,还为家乡的孩子们设立学习基金,以此来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为了彻底改变家乡的贫困,他投资3个亿建立纳米晶硅厂,解决乡亲父老的就业问题。

除此之外,郑大清还给村里的老人设立养老基金,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每个月可以领到150-200元的生活费。

这些年下来,郑大清累计捐款高达2.07亿,可谓是川人中的慷慨者。

而那些当初帮助过郑大清的村民们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三十年前的善心之举会收成千上万倍的回报。

2019年的春节,郑大清包下直升机精心策划一场拜年活动,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村子里的那些老人。

老人家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郑大清就想让他们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

接着他还在小镇设下四川有名的坝坝宴,邀请全镇的居民参加,宴席上不仅有好酒好菜,还有川剧表演以及大型舞蹈演出。

在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工作人员端上来一摞摞现金大钞。这些都是郑大清为老人们准备的拜年红包,每一位老人都可以收到2000-500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

据统计,郑大清一共给老人们发了上千万元的红包,其中一位大娘更是收到厚厚的6万元,只因这位大娘当年给他了一碗面。

对于郑大清来说,给乡村们再多的好处都不过分,因为在他心中,全村人都是他的恩人。

这就是仪陇首富郑大清与乡亲们的故事,了解内情后让人不免动容。

不管是乡民的雪中送炭,还是成功企业家的暖心之举,郑大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什么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他能有如今的成就,跟他的人格有着很大关系。尤其是他知恩图报的精神,在物质横流的金钱社会显得极其可贵,希望像郑大清这样的奋斗者、慈善家可以越来越多,造福更多的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四川富豪斥巨资包下直升机,请乡亲们免费乘坐,还发上千万红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7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