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农作物抢种补种了吗?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么保障?如何恢复扶贫产业?——洪涝灾区恢复生产一线见闻

农作物抢种补种了吗?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么保障?如何恢复扶贫产业?——洪涝灾区恢复生产一线见闻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题:庄稼改种了吗?如何保障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何恢复扶贫产业?——洪灾地区复产一线信息

新华社记者孙楠、姚子云、姜刚、魏玉坤。

进入汛期以来,中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和严重洪涝灾害。目前部分地区洪水正在逐渐退去,灾区农作物补种进展如何?如何保障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扶贫行业复苏了吗?对此,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个洪灾区。

抓住机会,重新播种。

洪水退去,安徽省颍上县黄桥镇河堡湾村村民高伦正忙着挖沟排走田里的水。

黄桥镇党委书记刘说,该镇正在广泛宣传,提醒农民及时补种绿豆、蔬菜和其他作物。对堤内低洼耕地,引导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用芡实、莲藕等耐旱作物替代玉米、大豆。

记者走访安徽、江西部分洪涝灾区,看到村民们正抓紧时机忙生产,及时对因灾未收的田地进行补种、补种。

“半分庄稼好,七分苗好。”为解决水稻育秧问题,江西省鄱阳县农业农村局在县内选择了3个水肥条件较好的育秧点,进行异地工厂化育苗。鄱阳县珠湖农场负责人黄健说,农场已经养了近万亩水稻秧苗,想方设法为农民争取回一些时间。

农田基础设施因洪水影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地方正在紧急抢修,为灾后稳粮增收提供保障。

在江西省永修县潭溪镇马集村,司机正在操作挖掘机修复被洪水冲毁的集水坝。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指导员周俊华说,大坝关系到10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他们正在及时抢修,保证农业生产。

面对洪水,各地压实责任,主动作为,确保农作物及时补种。

江西紧急调拨237万公斤种子用于灾后恢复生产,全省已种植晚稻1393.5万亩;安徽已实施补植155万亩,占全省补植面积的38%。

保障“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洪水造成的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影响了很多人的生产生活。由于“灾难”政策,许多地方通过提供贷款担保和就业岗位,充分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现在水退了,我先抓几只螃蟹,把损失降到最低。”正在池塘里忙碌的安徽省武威市翔安镇三合村贫困户陈志鸿说,他承包了13亩池塘养殖螃蟹,再过两个月就要上市了。“洪水冲走了池塘,初步估计损失5万多元。”

“当地政府提供了3200元应急预防扶贫资金,还帮我申请了5万元无息小额贷款,组织龙头企业教技术,帮销售。”陈志鸿说,这些措施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江西省新干县虎岗村村民Xi·岳影的房子在洪水中受损。第二天,乡镇派技术人员给出了维修加固方案。

就业是民生之本,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就业是保障他们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鄱阳县红麦学校集中安置点,村民坐在一起制作空燃气开关配件。“为了让受灾群众有打工收入,我们联系了县工业园区的企业,把‘扶贫车间’搬进了安置点。”安置点负责人彭春华说。

为了让受灾群众有工作、有收入,当地政府在安置点搭建了就业平台,帮助人们联系工作。目前,部分受灾群众已去园区上班。

记者走访各地看到,洪水退去后,田间地头响起农机轰鸣声,受灾群众重返工作岗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

同时采取措施恢复扶贫产业。

中午,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长平村,村民彭走进猕猴桃园,弯腰仔细查看棚架上是否有枯叶。

“猕猴桃很‘娇气’,需要仔细检查。”彭去年种了近6亩猕猴桃,收入约4万元。

猕猴桃是长平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进入汛期以来,当地持续暴雨,猕猴桃根部被水浸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实生长。这几天又遇到了高温天气。为了避免损失,当地人帮村民安装了滴灌设备,同时还为村民买了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保险。

恰逢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助力各地扶贫产业发展,多部门积极行动。

国务院扶贫办出台政策,帮助贫困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及时改种补种,发展“短平快”种植养殖项目,帮助开展农业保险理赔,最大限度减少洪涝灾害对贫困群众生产的影响。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先后向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下拨中央自然灾害救助资金9.35亿元。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多次向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调拨中央防汛物资,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据统计,7月份,全国洪涝灾害造成2.7万间房屋倒塌,24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868.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97.4亿元。

应急管理部救灾物资保障司副司长杨晓东表示,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减灾委要在做好防汛救灾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损失。(记者:程式华、钟群)(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作物抢种补种了吗?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么保障?如何恢复扶贫产业?——洪涝灾区恢复生产一线见闻":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97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