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借助手机、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和现代网上银行技术,非接触式诈骗犯罪日益增多,各种骗术防不胜防。仅2019年以来,沧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就接报电信诈骗案件7起,涉案金额10万余元。
为了帮助广大群众认清犯罪分子的骗术,提高防骗能力,沧州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总结经典案例,讲解防骗知识,希望广大群众远离陷阱。
贷款诈骗:2月11日,出租车司机潘某在Tik Tok上看到贷款广告后,点击下载了名为“榕树贷”的APP,并提交身份信息注册成为会员。对方打电话让他加“客服”的QQ号。“客服”告诉潘,要先交一定的押金,才能发放贷款。潘分三次转账6000元定金后,所谓的“客服”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刷单诈骗:2月22日,在沧州开发区工作的王用手机QQ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兼职群,“客服”声称可以获得100元起的返利。王按照对方提示在淘宝上购买产品,并向对方银行卡账户进行了4次转账。转账后,王要求对方返还返利款,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没赚钱就被骗了12000多。
冒充熟人领导诈骗:3月6日,沧州某汽车销售公司会计刘被拉进一个有其公司“老板”、“经理”三人的QQ群。群里的“老板”让刘某将合同保证金8万元打到某公司账户,刘某没多想就打了款到对方公司账户。随后,公司经理王某发现有支出错误,立即与刘某对账,并发现群内“老板”和“经理”的QQ号被他人冒用,QQ群被解散。
虚假购物诈骗:3月7日,在沧州开发区读书的郭某想从网上购买一部手机。他在微信小程序里下载了一个“转让给二手手机交易网”,一个“商家”说有他喜欢的小米手机。郭通过“转账”支付给对方4000元。转账后,对方把钱退回来,让郭加个微信号。对方发来“顺丰快递”验货截图,郭给对方转账4000元。但是钱到了对方账户后,对方就把他拉黑了。
购物后冒充客服,快递客服诈骗:3月29日,沧州开发区逸城浅水湾小区居民尚某接到某快递“客服”电话,称其淘宝快递丢失,需赔偿。随后,受害人添加了对方的微信,在对方的指引下,向支付宝“蚂蚁借呗”借款10000元,向美团借款5000元。然后,他在JD.COM APP上支付了对方提供的订单,共计人民币15000元。付款后,我不能方便地与你联系。
在此,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易打开QQ、微信信息中的可疑网络链接。这些链接可能含有特洛伊病毒,可能不会达到直接传播的地步,但仍会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个人信息;网购时,面对不同的支付选项或支付界面时,要保持警惕,不要相信任何系统升级;非常注意QQ、微信发来的要求付款、转账的信息,一定要电话联系或当面联系我。
(赵岩都市报通讯员柴玉生记者戴青)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五中以上网络诈骗类型,河北沧州网络诈骗没人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9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