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昨日,记者了解到,淄博高新区的郭先生被微信群里一条“无抵押,速贷”的贷款信息吸引。谁料到贷款没到,还搭了2630元的顺风车。郭先生希望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市民,岁末要谨防各种形式的诈骗。
>轻信微信好友被骗2630元
临近年底,该花钱走亲访友,买年货了。1月2日,微信群里一则帮人贷款的广告,让手头紧张的郭先生看到了希望。郭先生赶紧加了对方的微信。“对方给我推荐了一个叫‘微贷’的贷款业务,并承诺将我的个人信息打包,贷款完成后再收取费用。”郭先生说,当时因为手头紧张,没想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1月3日16时,郭先生通过微信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发给对方,提出贷款1万至2万元。1月4日14时左右,郭先生收到借款进度信息,显示郭先生可以借款15000元。郭先生当即询问对方下一步如何操作。对方表示,如果贷款成功,需要先支付贷款金额的10%。
“我和他微信聊了很久,想拿到钱,把费用给他,对方不同意。”郭先生说要给对方1500元。对方收到转账后,提出半年借款利息630元,也需要郭先生支付。此时,郭先生通过查询得知贷款已经审批通过,只需输入贷款支取码即可支取。为了尽快拿到贷款,他马上把利息转给了对方。
郭先生以为对方一定能把取款密码发给自己。谁会想到对方会要求郭先生支付1000元定金。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郭先生交了500元定金,收到了贷款提现码。
郭先生告诉记者:“输入取款密码后,显示48小时内到账。”但到了规定时间,郭先生并没有收到贷款。再次联系对方时,郭先生发现对方已经删除了自己。意识到被骗的郭先生赶紧向高新区公安分局科技园派出所求助。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警方提醒:网贷信息暗藏陷阱。
昨天,记者在网上随机搜索贷款这个词,立刻出现了很多专业的贷款账号。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对方表示可以无条件帮助小额贷款,但需要提供相关资料,签合同,先交一定押金。记者问要多久,对方说可能要看情况。
采访中,民警告诉记者,不法分子通常会在网上发布低息贷款、手续简单等信息。一旦事主联系,他们就以先付贷款利息,先存后贷为借口,要求事主将钱存入指定账户。绝大多数客户认为银行卡在自己手里,存了就不会有事,因此失去了警惕。事实上,诈骗分子在确认客户存款后,会通过受害人之前提供的信息,复制其银行卡,取出钱款,诈骗就成功了。(记者张莉通讯员李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后信息泄露了危险吗,贷款诈骗信息内容":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8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