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王瑟
每天早上,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齐满镇巴扎村的阿提罕·买买提都来到自己位于齐满镇创业就业园——思奇服装厂的工作台,换好衣服,迅速投入工作。三年前,她来这里工作后,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也变得更幸福了。
曾经是“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新疆阿克苏,2019年率先退出贫困序列,坚持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各县市以稳定和扩大就业为主线,深入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努力充分挖掘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帮助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通过织密就业网,为群众办实事,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技能培训在前面。
我在拜城县亚飞混凝土建材有限公司见到阿迈勒·图尼亚孜副厂长时,他正在厂里忙着生产。阿迈勒·图尼亚孜来自米吉克乡阿尔奇克村,3年前还是农民。
“有一天,村里通知我们,县里开了一所技校,免费培训想学技术的人。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学习基建技能。我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现在每个月有5000多块钱的工资,家里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阿迈勒·图尼亚孜提到的白城技校于201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提供22个培训班,可同时容纳1000名学员。
拜城县还利用援疆资源,与温州技师学院联合开展技能提升项目,每年选派一批学生到温州技师学院培训。今年给了18名学员去温州培训的机会,所有费用全免。白城技校常务副校长张益国说,截至目前,白城技校已培训农牧民8万人,就业率达97.2%,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阿克苏地区构建了区域、县级中等技工培训体系,实现了“一县一所技工学校”的目标,为当地农牧民走出农村、适应就业需求提供了技能保障。
打通最后一公里就业通道
库车市比什格乡齐纳巴格村农民穆热提·木合塔尔来新疆诚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工后不幸受伤,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司领导多次前来慰问。他们不仅全额报销了医药费,还全额发放了工资,还专门为他额外发放了1000元的补助,这让他的家人非常感动。伤愈复工后,他更加努力,很快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他说:“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公司,改变家庭现状。现在我月薪5000多,家里有存款,父亲的病情也在好转,多亏了公司。”
为适应五年过渡期脱贫攻坚的要求,阿克苏地区按照力度不减、措施不变的要求,全方位开展了一揽子和后续工作。在“底数清、岗位清、收入清”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研判,组织工资低、就业不稳定的人员转岗。11.1万贫困户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就业稳定率达到99%以上。同时,充分考虑农村“4050”劳动力受身体、家庭、文化、技能等因素限制,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实际,开展稳定就业行动,大幅度提高其在农业主体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全区20.8万农村“4050”劳动力100%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4.06万人,自治区级8个园区企业吸纳就业1.5万人,为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渠道。
为创业者提供全面服务
谢飞是库车市洪雁家具店的负责人,自从大学毕业五年以来,他已经拥有了两个实体。谢飞说:“这要归功于政府对我们的独立企业家非常好的支持政策。刚创业的时候,我拿到了第一笔大学生贷款10万。去年疫情期间,政府给了我1.5万元的补助,让我顺利度过了难关。”
阿克苏市创新创业大厦有70家企业。为了帮助这些企业顺利发展,创业大厦为入驻的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办公室、会议室、电脑、网络、办公家具等配套设施,提供法律、会计、评估、金融、政策、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项目推荐、风险评估、对接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阿克苏市就业局局长李燕说:“我们就是希望通过'搭建平台、吸引人才、选项目、教方法、育人才、宣传政策、孵化梦想、带领团队、跟踪流程、树立示范'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流程,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软环境,提供创业前、创业中、创业后一站式、顾问式智力辅导监测跟踪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
引导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以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建设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阵地,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优化公共就业服务,阿克苏通过一套“组合拳”,既巩固了脱贫成果,又开创了乡村振兴新路。
《光明日报》(2021年9月6日第10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疆阿克苏织布厂,新疆阿克苏扶贫项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8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