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卢永志
来源:头冲创意
这一次中国信达减持方正证券会严重吗?
7月31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中国信达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65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以收盘价7.24元/股计算,拟减持股份市值约为11.92亿元。
公告指出,中国信达计划减持6个月,时间为2023年8月23日至2024年2月22日。截至公告披露日,中国信达持有方正证券7.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62%,股份来源为协议转让方式取得。
方正证券表示,减持计划由中国信达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决定。减持期间,中国信达将根据市场情况、股价表现及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实施及如何实施本次减持计划。实际减持数量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
一位证券从业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股东减持可能是因为股东希望兑现利润或调整资产配置。如果股东减持,可能会给方正证券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股价下跌或者市场信心受损。
8月1日,方正证券收报7.15元/股,下跌1.11%,总市值约596亿元。
中国信达的进入和减持
方正证券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浙江证券公司,2011年8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据时代财经介绍,方正证券面临的股权问题源于9年前的一起收购案。2014年8月,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民族证券100%股权,收购金额高达129.84亿元,价格为6.09元/股。
2002年4月,民族证券由五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经过数次股权转让,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本次交易完成后,民族证券成为方正证券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民族证券的大股东政泉控股也成为方正证券的二股东,持有方正证券18.00亿股,占总股本的21.86%。
但2014年年报显示,由于股东在另一家证券董事会改选上存在分歧,合并后的整合未能达到预期。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方正证券未取得民族证券的控制权,也未将民族证券纳入2014年度财务报表。
直到2015年8月19日,方正证券才获得民族证券的实际控制权。正是这次收购,为中国信达日后的“入场”埋下了伏笔。
2020年8月,方正证券发布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国信达是方正东亚政泉控股信托贷款单一资金信托和方正东亚政泉控股资产收益权投资(一期)、(二期)单一资金信托的受益人。信托计划的基础资产为郭彤信托对政泉控股的坏账。
由于政泉控股未能如期偿还贷款,郭彤信托作为受托人向武汉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最终,大连中院判决政泉控股持有的方正证券7.1亿股用于抵销郭彤信托对政泉控股的民事债权。中国信达作为信托计划的受益人,获得了这部分抵债资产。
2021年9月,证监会批准中国信达成为方正证券大股东。当年12月,郭彤信托与中国信达就上述信托财产的原始分配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上述公司股权转让给中国信达,中国信达正式成为方正证券股东。
由于中国信达主营不良资产,根据监管要求逐步回归主业。因此,在加入方正证券一年后,2022年11月4日,中国信达抛出减持计划,拟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5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
然而,今年5月30日,方正证券披露,截至减持期满,中国信达“一股未售”。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信达此前曾计划减持方正证券股份,但因公司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计划调整延期,或受市场因素影响而未实施。
三大股东加持但无实际控制人。
除了上述股权问题,方正证券控股股东方正集团的重组方案也备受外界关注。
2021年7月,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根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及生效的重整计划,方正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方正物控持有的股份将全部转让给即将成立的新方正集团,控股股东拟变更为新方正集团。
此外,公告显示,中国平安或其全资实体将以自有资金370.5亿-507.5亿元收购方正集团51.1%-70%的股权,实现绝对控股。
2021年10月,方正集团成立;2022年1月,中国银行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全资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投资方正集团。
2022年12月20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此前,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代表其参与了北大方正集团的实质性并购重组,并签署了重组投资协议。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出资约482亿元,收购方正集团约66.51%股权。
至此,中国平安正式成为方正集团控股股东,持股66.51%;以珠海法华集团为代表的珠海国资成为二股东,持股28.50%;方正集团剩余的4.99%股权是债权人持股的平台。
同时,方正证券也形成了强大的股东结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平安,持股28.71%;第二大股东是全国社保基金,持股13.24%;第三大股东是中国信达,持股8.62%。但由于中国平安没有控股股东,没有实际控制人,方正证券也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随后,1月9日,方正证券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林中高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宋红军、张路、李岩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其中,林中高和李岩由方正集团提名,宋红军和张璐由社保基金和信达资产提名。
不难看出,本次补选的三位董事都是三位股东派出的。无论是股东构成还是董事会成员,方正证券都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两大证券公司竞争如何解决?
在方正集团重组过程中,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合并的消息屡屡传出。方正证券股权变更后,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都属于中国平安,关系更进一步。
但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一家机构或者多家机构不得超过两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不得超过一家。
方正证券曾表示,各方将在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前提下,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解决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
在业内看来,为满足“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方正证券或与平安证券合并,或平安证券借壳方正证券上市,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今年一季度,方正证券实现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长6.30%;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16.55%。截至3月末,方正证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936.21亿元和445.12亿元。
平安证券方面,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4.09亿元,净利润44.48亿元。截至2022年末,平安证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2620.03亿元和455.73亿元。
从资产规模来看,平安证券‘总资产和净利润都优于方正证券’。从业务来看,平安证券的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表现略好;方正证券经纪业务略优,营业网点数量远超平安证券。
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安证券从中国平安集团拆分后并入方正证券,实现a股上市的可行性很高。如果两家券商合并,市场份额将进入第一梯队,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也有可能达到“1+1 > 2”的效果。
一位券商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平安证券很可能吸收合并方正证券,或者更名为新的券商。如果成功整合成新的券商,其净资本规模将位居行业前列。此外,中国平安的整合能力非常强,这在平安银行整合SDB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过,方正证券董事长石华曾回应此事称,方正证券将与各方一道,严格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和指引开展相关工作。新的进展会及时披露。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安百亿入主、信达两度减持,方正证券背靠三大股东却无实控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7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