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什么纸又贵又难找?
是国内媒体经过4个月的调研,5万字的凝练,由两家金融监管机构联合指导发布的首份《普惠金融演进报告》!
今天下午,杜南金融研究院(NDFRI)将在2019杜南金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金融科技加持下的2019普惠金融演进研究报告》。
这份年度闭幕智库报告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四种研究方法填补了research 空的空白,以深入的洞察力为普惠建言献策,也作为众多金融巨头和科技巨头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加持下普惠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起点。
银行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
银行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NDFRI对其普惠金融实践的调研无疑是此次调研的亮点。在此次调查中,NDFRI不仅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银保监分局,还调查了广东20多家主要商业银行。
数据:广东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100%
NDFRI聚焦广东地区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希望通过数据和案例展现广东银行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支撑作用。同时从组织架构、考核机制等方面介绍了商业银行如何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批群体在调查中披露的数据令人欣慰,鼓舞人心。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广东省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100%,助农取款点2.41万个,村级行政区助农取款覆盖率100%。广东银保监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广东省(不含深圳)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40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约8182亿元,较年初增长32%,远高于辖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约17%)。
亮点:用金融科技的力量赋能普惠金融
NDFRI注意到,商业银行对Fintech的理解和应用更多地基于自身的金融业务需求,并将金融科技作为促进金融质量和效率的引擎。具体到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的应用,根据业务场景,主要集中在支付、渠道、零售金融、普惠金融、风控、安全等方面;从转型的影响来看,最直接的表现在客户服务、产品设计、运营模式等方面。
而NDFRI试图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银行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应用现状。NDFRI表示,AI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是目前银行金融科技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主要应用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风险管理、运营优化等环节。
对于“AI+大数据”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路径,NDFRI梳理发现,主要集中在前端产品和风控终端的应用。在前端产品中,主要用于精准获客、贷款授信等环节,如AI信贷,利用数万个变量参与决策,主动识别并智能预测客户潜在的信贷产品需求,及时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信贷产品服务。
在风控端,主要用于反欺诈和风险管理,比如银行和政府系统的对接、数据共享等。在合法合规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整合政府数据和行业数据构建信用风险管控模型,提升分行对重点客户的风险预警能力。
此外,生物识别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科技。人脸、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具有唯一性、防丢失性和防遗忘性。是一种安全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必备技能”。在NDFRI的研究中,上述两项技术已经在工、中、建等国有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银行,以及城商行、互联网银行得到广泛应用。
前端采用人脸识别系统代替人工操作,辅助柜员完成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缩短客户办理时间;在风控端,部分银行通过AI+语音识别实现金融营销语音合规测试;也有银行引入AI语音机器人系统,应用于网贷运营的贷后管理。
金融科技行业:多层次“AI+”小微金融服务生态形成
NDFRI调查发现,金融科技公司凭借数字技术的优势,为金融行业填补了一些空白,共同形成了日益多层次的“AI+”小额信贷服务生态圈。
亮点:“命运共同体”效应增强。
NDFRI认为,随着技术的迭代和需求的扩大,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效应正在增强。
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根源在于大多数小微信贷模式未能突破“不可能三位一体”,即同时实现风险可控、成本可控、规模发展三个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机构很难完全靠自己克服这个困难,需要引入第三方科技公司,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NDFRI在调研中发现,与单一架构独立完成信贷业务全流程的服务模式相比,普惠金融中的服务环节模块化后再拆分,多方合作的“高聚合+特殊细分”模式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难点:数据是生命线,是底线。
NDFRI调查发现,数据已经成为金融科技行业的生命线。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如何向金融机构提供其认可的标准化财务信息,一直是一个难题。然而,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推广,大量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留下了数据的痕迹,具有替代数据入口的企业在小额信贷领域不断被探索,并日益成为金融机构的目标。
在金融科技企业加大数据资产储备投入的竞争中,问题也层出不穷,数据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在NDFRI的调查中,近八成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消费更加谨慎,表示不会为了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而“交出”自己的隐私。相关监管和信息使用的技术规范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NDFRI认为,在数据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金融科技公司应该肩负起使命,共同建立一套行业规范。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守住底线,用技术兼顾数据应用和隐私安全。在这个领域,企业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保险业:技术帮助用户接触并改善客户服务和体验。
本次调研中,广东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NDFRI研究员采访时,详细介绍了保险参与普惠金融的基本情况和创新做法。一是保险扶贫:以产业捐赠的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重疾保险。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全省共有42个保险扶贫项目,覆盖140个区县,包括健康保险、大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1.6万亿元。其次是保险支农。目前,全省已建成12大类31个具体险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服务体系。最后,保险小。用保险机制增加小微企业的信任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2019年前三季度,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88.68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447.35亿元。
此外,保险公司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扶贫。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杜南记者,保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保险行业在用户准入、客户服务和体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南都记者吴梦珊田娇熊润苗李肖婵
小贴士:
联系邮箱:ndfi2019@163.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金融报告2020,普惠金融 2021":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5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