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0日电(记者彭克锋)近日,国家正在加大对缅北地区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一批电信诈骗头目被通缉或遣返回国,但对于电信诈骗受害者,尤其是那些从银行贷款转账给骗子的人,恐怕还是需要为当初的行为付出代价。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这样一个最新案例——电诈受害者、90后女子王某在贷款20万元后,以银行审查不严为由拒绝还款,但法院一审判决王某仍需偿还本息。
90后江西女子被电信诈骗误导,20万贷款在邮储银行转给骗子。
资料显示,王1990年出生,江西省上饶市人。2022年11月,王在街上接到一个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上饶市防疫办工作人员,并询问王之前是否来过南京,要求强制隔离。
王某否认后,对方随即表示可能是因为王某的信息被冒用,让她下载视频聊天软件注册验证银行卡信息。在某酒店附近,王某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在对方指引下,通过自己的邮政储蓄银行账户向对方多张银行卡进行大额转账,金额共计53.74万元。此后,王意识到自己被骗,向警方报案。11月7日,警方出具立案决定书,告知王该案符合诈骗罪,已刑事立案。
遗憾的是,王转账的53万元中,还包括他向邮储银行申请的贷款。据邮政储蓄银行莲花县支行称,11月6日,王向该行申请邮政贷款。网上审批后生成电子合同,约定授信额度贷款金额20万元,贷款期限12个月。银行于当日向王发放贷款20万元,年利率为3.85%。此后王某一直不还款,银行只好将王某告上法庭。
用户指控邮储银行审查不严,法院一审判决用户需要还钱。
近日,这起案件在江西省莲花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王某诉称,2022年11月6日,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电信诈骗。他没有与银行签订邮贷-优客专属贷款合同,也没有收到贷款资金。双方的借款合同无效。
王还说,他一直不知道贷款行为,只是银行被诈骗分子骗了,审核不严导致银行放贷。“银行的审核不严谨。它只是通过被告的面部识别来放款,并不验证被告本人。”
一审法院指出,王向派出所报案的欺诈行为不能否认其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事实,也没有证据证明原告的贷款平台和操作流程存在漏洞。从王的陈述中可以看出,涉案款项是主动转出的。虽然在庭审中否认了这一情况,但即使涉案款项并非王个人操作,但王损失的根本原因是其轻信诈骗分子,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相应后果应由王承担。最终,法院判决王支付银行贷款本息。
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律师表示,银行可以加大风险提示,但关键还是在储户自己。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储户在诈骗分子的引诱下,从银行转账或申请贷款后转给诈骗分子,导致储户与银行打官司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大多数情况下,银行被裁定不负责任。
比如南京中院审理的一起案件,姚因电信诈骗损失29万。姚某向骗子透露卡号、银行卡密码、手机信息后,不法分子直接登录姚某的手机银行,以姚某的名义申请贷款后转账。南京中院认为,银行在为姚某办理银行卡等业务时,已尽到应有的保障义务,对姚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丰台法院审理的另一起案件显示,某退休人员杨某遭遇电信诈骗后,通过某银行支行自动存款机向骗子转账近5万元。杨后来起诉银行,认为自己被骗是因为银行网点不理会,疏于管理。银行认为银行已经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杨在自助机上自己完成汇款,自助机上有安全提示,自助服务区也有循环防骗提示。法院最终没有支持杨的诉讼请求。
但也有案例表明,在强有力的证据下,一些法院也会判银行承担责任。王上了骗子的当,将12万元转入骗子在河北省涿州农村商业银行南梁沟支行的账户。王起诉银行,认为其在办理转账业务过程中,在支付业务凭证上填写了收款人及其账户的相关转账信息,但分行未进行审核核实。输入的信息与被骗后后来核实的银行和行号不一致,他应该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虽然支行根据王填写的业务凭证进行汇款操作,但收款账户的开户行与王填写的开户行明显不一致,银行应承担未尽到提示义务的部分责任。最终,法院判决银行承担30%的损失。
对此,湖南一位律师告诉财联社记者,对于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应当了解依法对其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这类电诈受害者的遭遇虽然值得同情,但也难逃其自身的民事责任。无论是向朋友借钱还是向银行借钱,都是独立于欺诈的民事行为,除非能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银行明显审查不严,放贷违法,其放贷行为都应按照合同履行。
律师认为,近年来,银行在防范电信诈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有不少报道称,银行大堂工作人员劝阻老年人进行大额转账,以避免损失。对于储户来说,增强防范意识是关键。毕竟诈骗层出不穷。当然,客观来说,银行防范电子诈骗的力度主要集中在线下。除了限制转账金额,还可以考虑在网贷审核中多做一些风险提示。
本文来自财联社记者彭克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拍案|电诈导致20万银行贷款要不要还?这名受害人的最新遭遇令人唏嘘,律师:储户增强防范意识是关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2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