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星
嘉宾
陈芝宝 山西大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时益 浙江萧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 阔 山东商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编者按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暖花开时节,各地农村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三农”金融服务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春耕备耕”“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三大主题,找准定位,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聚焦粮食种植、农资供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制定差异化、特色化、贴心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投放信贷资金,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乡村广袤大地。
播洒春耕“及时雨”施足备耕“有机肥”
陈芝宝
春耕在即。山西大同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三农”金融服务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春耕备耕”“三农发展”“乡村振兴”三大主题,找准定位,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该行今年拟发放春耕备耕贷款8500万元,让金融“活水”持续润泽广袤的塞北大地。
聚焦特色产业,信贷投放不误农时
为了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大同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做好春耕备耕服务,全力提供灵活、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围绕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中药材、食用菌、农文旅融合等特色产业,聚焦粮食种植、农资供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制定了差异化、特色化、贴心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精准投放信贷资金。
以实施“整村授信”工作为契机,持续发扬“背包精神”,组织信贷人员积极开展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建立授权、受理、授信、用信、尽职免责“五张清单”服务机制,积极推广利率低、到账快,操作简便、随用随还的农户信用贷款,彻底释放资金活力。
通过政策引领,进一步明确了信贷资金投向的“三个优先”,即优先支持传统农户,满足购置种子、化肥、农药、农用机具等基本生产需求;优先支持农资供应商、农业经纪人等新型职业农民主体,满足农产品收购加工、批发零售、货物运输等经营需求;优先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耕作生产需求。
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18.03亿元,累计支持3000余户农户发展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供应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余额达39.19亿元。
聚焦党建联建,金融服务贴心温暖
为统筹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同农商银行结合区域经济特点,通过“双基联动”创新服务模式,打出一套金融服务“组合拳”,切实搭建起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快速通道,让春耕生产更畅快,让农户备耕更舒心。
双基联动架起“连心桥”。充分发挥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优势,依托村委、村民小组、金融服务站专干等力量,选派一批“红马甲先锋队”深入包干乡镇和社区村委,走进乡间地头,开展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分析,切实做到“三个摸清”,即,摸清信贷需求、摸清农户贷款用途、摸清农户贷款项目进展,切实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
创新服务铺好“快速路”。为满足春耕生产多元化金融需求,该行专门设立春耕备耕生产贷款专柜,延长营业时间,临时增加信贷人员,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春耕生产信贷投放绿色通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精简贷款资料、优化办理流程、缩减办贷时间,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党建共创犁好“责任田”。发挥基层党组织联动作用,积极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联络,了解春耕备耕工作安排和需求,测算贷款投放量,全力保障春耕备耕贷款发放;主动联络种养大户,将“技术指导”搬到田间地头,沉到农户家中;带领“致富能人”开展经验分享、提供科研支撑,帮助农民共同致富;宣讲普惠金融政策和“整村授信”流程,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给予及时、全面、准确的解答,把金融知识送到最需要、最薄弱的地区和人群中,打造实实在在的“百姓银行”形象。截至目前,该行组建了16个党员突击队、156个党员责任区、80个示范岗,选派了近200名金融专员赴辖内253个村镇(社区)组织开展党建联建、实事联抓、难题联解等共建活动近百余次。
聚焦数字金融,金融供给方便快捷
大同农商银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线上普惠金融,立足更高起点,注入更多科技元素,加快推动智能设备、智慧银行应用,打造数字化智慧服务体系。
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让金融服务更加安全便捷地走进千家万户、百姓身边,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行为提高办贷效率,积极应用线上办理、移动信贷、主动上门等多种方式,让农户办理贷款“少跑腿”,实现农户贷款业务全程“无纸化、线上化、移动化、标准化”。
通过建设“兴农快贷”申贷平台,大力推广“晋享贷”小额信用贷款,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授信评级、信贷发放、贷后管理、电子档案”为一体,最快当天即可为客户办结贷款,大大减轻了农户办理贷款的时间成本。截至目前,该行发放“晋享贷”有效户数2688户,授信金额5.53亿元;用信2126户,用信金额3.62亿元。
为切实提升办贷效率及质量,该行建立39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网点和各类电子机具覆盖辖内13个乡镇、246个行政村;设立的助农取款服务点达123个;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等支付方式已全面延伸到各个行政村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春耕始,万物生,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节,大同农商银行将继续按照“立足‘三农’、振兴乡村、细作小微、衔接城乡”的战略布局,锚定农村市场,狠抓春耕备耕,统筹信贷资源,播洒春耕“及时雨”,施足备耕“有机肥”。
坚持利农便农惠农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林时益
萧山农商银行坚持立足本土、深耕“三农”,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普惠金融”,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截至2023年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74.27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267.89亿元。
优化三项机制“为农惠农”
建立面向“三农”的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设立董事会“三农”(绿色)金融服务委员会,建立面向“三农”的公司治理和运行机制,负责“三农”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涉农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在个私业务部成立乡村振兴科,专门负责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具体落实。明确对涉农贷款中粮农贷、农机贷、农业种养专业户和农产品贩销大户贷款等特殊类贷款单独定价并跟随LPR价格浮动,给予特殊类贷款优于普通贷款的内部转移价格和更高的模拟利润,更好地引导支行和客户经理加大涉农贷款日常营销。仅2022年,“三农”领域贷款利息优惠就达9979万元。
建立涉农信贷业务权限下放、尽职免责机制。强化适用于小微企业、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三农”、扶贫、绿色等领域的授信尽职免责管理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完善和落实授权、授信、尽职免职“三张清单”。明确支行发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未完成“两增两控”指标、涉农贷款增幅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增幅未达贷款增幅、支农支小支实工作开展不力的,分别给予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扣分,通过考核倒逼支行更加重视涉农信贷业务。
建立银政、银担合作机制。为解决“三农”融资担保难问题,萧山农商银行先后与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杭州市融资担保、供销农信融资担保和惠农融资担保等公司开展银担业务合作,同时推广“粮农贷”“新农贷”等助农担保产品,着力解决新型农业主体贷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进一步促进融资成本下降。截至2023年2月末,“三农”领域担保业务952笔,余额7.29亿元。
聚焦重点领域“支农助农”
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稳产增产。坚持把支持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结合首季劳动竞赛组织全行深入开展春耕备耕大走访活动,摸清辖内春耕备耕和全年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对种粮主体实行“清单对接”机制,做到授信100%覆盖。比如,杭州万青农机专业合作社新承包了杭州下沙区域4000余亩土地种植小麦,开始筹划“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种植,萧山农商银行及时发放300万元贷款,新采购的无人机已经开始作业,预计人工成本下降50%。
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重点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体经济较弱村、强村公司、低收入农户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并实行利率优惠。为支持村集体经济消薄增收,推出“强村贷”产品,对500万元(含)以下集体经济较弱村或1000万元(含)以下强村公司贷款,利率最低可按同期同档次LPR利率执行,如发放3800万元贷款支持衙前镇凤凰村凤煌乐园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0万元。到2023年2月末,“强村贷”已授信36户4.22亿元,发放22户2亿元。
政银携手同解“三农”难题。与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金融助力农创客培育工程,政银合力支持农创客发展壮大,累计发放“农创客”贷款141户3.83亿元。同时,双方还联合开展“访民情解难题纾农困携手共稳‘三农’基本盘”调研服务月活动,双方班子成员共同组成6个小组分片走访,着力解决当前“三农”领域或基层支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共帮扶低收入农户503户,发放乡村振兴帮扶基金502.8万元,助力低收入农户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不能少。
融入社会治理“便农利农”
助力区域信用环境优化。与区政府合作开展“政银共建乡村振兴”活动,对服务区域28万户农户,只要年龄在18—65岁之间,没有列入灰黑名单的均能获得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的贷款服务。在杭州地区农商银行系统中率先试点“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建设市民资产负债数智系统。截至2023年2月末,已建档22.7万户,建档覆盖率94.38%,授信21.75万户,授信覆盖率95.81%,授信总额1063.64亿元,户均达48.91万元,较原公议授信模式户均授信提升约23万元。
大力推进办事服务“一站结”。不断扩大线上服务覆盖面,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丰收智能付”、“丰收一码通”等,目前,企业网银客户6.3万户,个人网银客户90.79万户,手机银行客户107.19万户。强化数据应用赋能,利用渠道、人员、服务、数据等优势,将金融服务融入基层群众“衣、食、住、行、医、教、娱”等生活场景,通过商户云,推进停车、景区、零售、物业等聚合支付场景应用,年交易量219万笔。推进落实政务服务银行渠道“一网通办”,已上线代办事项501个,年累计代办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等公共服务事项5.3万余笔。
主动融入乡村治理。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合作,更好地把社区要素和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将信用村镇创建复评数据与“五和众联”“微信治村”“映山红”计划等乡村治理新模式相结合,将村民积分、星级“和美家庭”、“十佳”村民等评选结果,作为农户“美德贷”“农易贷”等准入和利率优惠依据。
做好“加减乘除”助力春耕备播
王阔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山东商河农商银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将支持春耕备播作为实现信贷“开门红”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资金组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全方位探寻服务春耕最优解,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勇立新功。截至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7.67亿元,为保证春耕备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加”压增责敢担当
统一思想强部署。新年伊始,该行党委就部署春天行动信贷投放工作,号召全行员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继续发扬“忍韧严实”的作风,干出“猛”的势头,秉持“精”的追求,坚持“进”的执着,为全力做好辖内春耕备耕服务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扩容资金“蓄水池”。充分利用年末岁初资金回笼、人员回流有利时机,构建立体化宣传体系、采取多元化营销策略、提供精细化金融服务、做实差异化监督考核等,内聚合力、外强引力,抓好资金“稳存、增存、优存”工作,为信贷投放扩容增量筑好“蓄水池”。截至2月25日,该行各项存款余额97.71亿元,较年初增加5.51亿元。
“减”负让利惠“三农”
精简办贷手续。该行对3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大力推行信e贷“码上办贷”,一张身份证、一部手机,随时随地、秒贷秒批;对线下贷款坚持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并利用电子设备和信息采集系统,加强影音录入,减少纸质资料,为群众减负、让群众省心;特别是对从事农业发展所需所用的重点领域客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即收即办。春节刚过,该行就组织人员深入商河县郑路镇新赵村开展“春耕备播需求大调查”。赵纯政是新赵村蔬菜种植大户,种植着3个蔬菜大棚。当前,正是施肥管理的关键期,他急需20万元的资金用于购买农机、升级灌溉设备,客户经理详细了解到赵纯政的情况后,向他推荐了“大棚贷”。仅用3个工作日为赵纯政发放了期限为3年,金额为20万元的贷款,解了赵纯政的燃眉之急。
铺设精准“滴灌带”。该行将信贷支持春耕备播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粮种、农药、化肥、地膜、农用机械、农田水利等农业发展所需所用及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资超市、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发扬“大挎包”精神,利用点多面广优势,组织各网点主动上门问需求,精准把脉开“良方”,并对重点项目、重点大户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制”管理,切实做到需求早掌握、计划早制定、产品早安排,不误农时农事。截至2月25日,该行已对接农户、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2.3万户,累计建立农户信息档案6.7万份。
“乘”势而上抓投放
为提高办贷效率,更好地服务春耕备耕,该行开辟春耕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各类春耕备耕贷款按照“即收即办、快审快办、能办尽办”原则,精简手续、缩短链条,提升办贷效率;开启延时办公、移动办贷服务模式,贴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真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办“信e贷”“信e快贷”等线上产品,一键办理、随用随贷。为了提高全体信贷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该行层层分解春耕金融服务工作任务,落实到点、到岗、到人,层层传导压力,及时、有效、足额、满足群众融资需求。商河县许商街道种植彩椒已有20多年的历史,彩椒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36万余吨,是山东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彩椒生产基地。近年来,该行聚焦彩椒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在年初开通春耕贷款绿色通道,设立信贷及惠农补贴发放专柜,公开贷款种类、申请程序、办理流程、利率等信息,对春耕备播贷款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发放;优化贷款发放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建立春耕备播贷款“72小时办结”机制,大幅提高办贷效率。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春耕生产贷款415笔,金额4805万元,惠及农户、农业龙头企业等806户,其中,有286名大棚种植户、1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大棚贷”“鲁担惠农贷”等大棚种植类资金2000余万元。
“除”弊兴利强服务
开展驻村办公上门服务。明确驻点办公时间频次、驻点办公场所,严格落实驻点办公固定原则,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村委喇叭广播、逐户走访、微信群、金融夜校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客户微信营销群306个,意向客户达7000余人,同时,通过“四张清单”营销对接相结合,做实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加大对春耕类贷款的宣传力度。
推行“阳光信贷”。公示办贷流程、条件与监督电话,进一步增强信贷服务公信力;积极推广手机银行、聚合支付、智e购商城等惠民产品与载体,保障客户享受便捷的支付结算体验,实现方便群众、拓宽获客渠道等“一站通办”;积极邀约农技专家开展微沙龙、田间课堂,向群众传授春耕春管等科技知识,当好“三农”益友。
强化管理提效能。全面推行“大事细办、急事稳办、小事快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系列大调研,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力所能及排忧解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春耕贷款是什么,春耕贷款需要什么条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71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