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广东省公安厅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被发现违规的42款app名单。其中,借贷app“何忠e贷财富”和“神州易浩贷”因读取用户联系人和超越权限使用用户设备麦克风被点名。
无独有偶,日前,工信部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报,指出布丁小贷、九秒贷、麦芽贷、水象分期等金融贷款app以及暴风财经、51个贷、融360等互联网公司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提供销户服务。目前,上述4款软件已被下架,3家互联网公司被责令整改。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互联网应用程序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并发布了多项金融app规定。然而,获客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都在上升,如何获取低成本的流量成为了所有平台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事实上,大部分金融借贷app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并未遵循最低充足原则,仍存在非法收集使用借款人个人信息、强制或直接默认读取通讯录等现象。在贷款超市,类似情况更为严重。甚至一些贷款超市利用非法导流链接非法获取客户,中介出售网贷客户信息的现象越来越猖獗。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借贷App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多个贷款app被点名。
日前,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信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提供指导。
《规范》明确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最低充分性原则,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申请收集无关个人信息的许可。此外,《规范》强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目的明确原则,即应当向用户明确说明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和应用的权限应当具有合法、正当、必要和明确的收集和使用目的及业务功能。
但近期仍有一批贷款app因非法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被工信部点名,并被要求下架整改。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知》(2019年第2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100家互联网企业的106项互联网服务进行了抽查,发现18家互联网企业存在未公示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规则、未告知查询和更正信息的渠道、未提供销户服务等问题。同时,组织对50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了技术检查,发现违法软件33款,涉及非法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强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问题。
其中,水象分期、布丁小贷、九秒贷、麦芽贷等多个金融app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被点名。此外,暴风财经、51个贷、融360等三家互联网公司也被指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未公开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规则、未提供销户服务。通知称,已责令上述3家互联网公司整改,4款软件下架,责令公司整改。
广东省公安厅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被发现违规的42款app名单。其中,借贷app“何忠E贷财富”和“神州易浩贷”被点名。
公告信息显示,“神州易浩贷”等42款app存在超范围读取用户通话记录、短信或彩信、收集用户设备上的用户通讯录和已知账号、超权限使用用户设备麦克风等突出安全问题。目前,相关监测情况已上报公安部,通知各地公安机关进行清理整顿。
非法收集用户信息屡见不鲜。
据悉,关于金融借贷app的个人信息采集,《规范》规定借贷app只能采集七项必要信息,即账户信息、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紧急联系方式、贷款交易记录。其中,“紧急联系方式”,即用户两个常用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仅在借款人未能还款时,金融机构用于催款,应允许用户在金融借贷应用中手动输入紧急联系方式,但不应强制读取用户通讯录。
然而,新金融头条查看多个借贷app,看到仍有许多应用要求用户在借款前或借款过程中允许“阅读通讯录”,否则无法借款。
据人民网近日报道,众多金融借贷app,如手机贷、钱花、苏宁金融任性贷、国美易卡、小米贷、海尔消费金融够花、360借条、Lacarra、招联金融等。,都不同程度地要求以不同的形式读取用户的通讯录。
除了借贷平台本身,对借贷平台进行分流的贷款超市也存在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手段更加猖狂。
2017年初,大量现金贷导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贷款超市”成为现金贷平台获取客户的主要渠道。据悉,在与借贷平台的合作过程中,贷款超市一般通过API收集获取用户数据,即双方通过系统连接,贷款超市通过系统接口将用户数据传输给借贷平台。但在API合作模式下,贷款超市收集和分享用户数据的过程是否安全合规,成为了一个考验。
据统计,App非法收集利用个人信息举报平台共收到网民举报6000余起,涉及App 1900余个,其中金融借贷类App相关举报1800余起,占比超过30%,涉及App 800余个。毫无疑问,金融借贷app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据《人民日报》报道,该犯罪集团非法获取1197.6万余人的个人信息,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诱骗47.5万余人进行贷款,共放贷59.75亿元,追回资金91.16亿元,非法获利31.41亿元。
信息的泄露和出售也是电信诈骗猖獗的一大诱因。回顾之前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骗子往往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各种身份信息,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实施诈骗。那么这些身份信息从何而来呢?或许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的网贷平台就是输出口之一。
据悉,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决定,从今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然而,仍有很多金融借贷app在获取用户信息方面不规范甚至违法。有业内人士指出,要改善这种状况,除了加强借款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应做好“源头整治”,即加强多方监管,加大对金融借贷平台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不良平台的违法成本,引导行业逐步向规范化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借款软件信息会泄漏吗,30个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71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