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全力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安全风险

全力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安全风险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河北共产党党员网讯(通讯员张德民、张勇、王春亮记者吴长军)在全面深化提升“双创双服务”活动中,廊坊三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政治“护城河”、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河北高质量发展领头雁“三个定位”,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产业疏解的窗口期。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化解和降低金融风险,有效解决创新创业“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入“源头活水”,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2018年,三河市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165%,分别高出全省和廊坊平均水平92.4和63.2个百分点。不良率0.44%,分别比全省和廊坊平均水平低2.2个和1.12个百分点。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半。今年上半年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亿元,分别占全年任务的50.5%和57.2%。本外币存款1077.7亿元,同比增长0.8%。贷款总额1742.9亿元,同比增长4.5%。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良好金融生态

良好的金融环境是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前提。三河市在发展规划、政策激励、信用约束、风险防范等方面出台多项保障措施,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地方金融行业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强化地方金融行业监管责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互联网金融、投资公司等12个金融行业的监管责任,压实地方金融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任务。

建立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由市政府牵头,建立由各镇、市级部门和金融机构参加的金融联席会议,加强金融风险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实现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快速、协调、高效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完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印发《三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建立金融信用“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全力打造“诚信三河”。被列入守信红榜的诚信主体超过500个。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失信主体有125个,在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担保、出行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真正形成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诚信环境。

政策支持和引导,全面优化金融环境

三河市将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强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

致力于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增量贴息贷款办法》,制定出台《三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等地方性政策,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强化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累计补助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4086万元,财政补助创业担保贷款1049万元。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25.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42.1%。

实施政策激励。出台了《三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三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三河市金融贡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正向激励引导措施。累计发放850万元奖励金融机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将金融资本投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民生工程和薄弱环节。

创新和解决新措施。在全省率先试行《工业标准工厂划分和转移办法》。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支持域内具有独立法人的孵化器、工业工厂、工业园区注册办理不动产分割手续。《办法》出台后,将实现资产到资金的良性循环,企业融资抵押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天山、白石金谷、鱼台、华冠等八个工业园区正充分利用这一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市财政出资2亿元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可为区内诚信守法、有发展潜力但暂时出现流动性缺口的中小企业提供20亿元担保授信额度,并可将贷款利率最高降低2个百分点。共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707笔,担保总额43亿元。

注意债权的维护。成立三河市维护金融债权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建立金融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金融债权司法保护的突出问题。市法院专门成立金融案件合议庭,出台《减轻金融机构诉讼费负担》等14项措施,实现“快立案、快审结、快执行”。同时,出台《推进城镇低效国有建设用地再开发试点办法》,共盘活低效用地375亩。宏达轧钢停产后,122亩厂房长期闲置,欠金融机构贷款高达6亿元。通过措施的出台,企业与碧桂园达成合作意向,企业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企业起死回生。燕钢冷轧经营因环保治理和“去产能”陷入困境,债务总额16亿元,涉及河北融投担保机构3000万元承兑汇票担保。《办法》出台后,通过对燕郊龙达建工等4家公司的联合收购和债权转让,成功化解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风险。

完善服务体系,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河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充分利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金融贡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正向激励引导措施,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问题。2016年,三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金融“微中心”的战略目标,支持传统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引进新兴金融市场主体,大力培育健康有序、充满活力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网络全覆盖。目前,三河市拥有1家二级分行、29家一级分行、5家证券公司、22家保险机构、10家小额贷款公司和9家典当行,一个金融“微中心”已基本形成。在过去的四年中,已向金融机构发放了850万元。此外,金融机构网点111个,融资性担保机构2个,覆盖全区。三河395个村和街道全部设立了村级农民信贷服务工作站和526个取款点助农,初步形成了要素齐全、布局合理、业务互补的全域金融网络布局。2018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24.2亿元,贷款余额1689.5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695.7亿元,增长70%。连续11年,贷存比有8年超过100%,2018年达到165%的历史最高水平。2018年,全市典当企业注册资本超过2.4亿元,典当业务3400家,总典当金额41.6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为全区2.3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109亿元。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先后有中国银行燕郊支行分支机构升级,友联小额贷款公司在石家庄证券交易所上市,三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功改制农村商业银行,北京雏菊社在域内注册雏菊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的金融支持。三河市活跃的金融市场吸引了上海银行北京通州支行、北京智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SDIC信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境外金融机构落户三河。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燕郊工行等5家机构积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为焰炟金色时代健康养护中心二期建设发放贷款12.8亿元。燕郊建行引入外资办理资产收益权理财产品、票据收益权理财产品等投行业务。三河市金融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1.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5亿元。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6.5%上升到2018年的9.2%。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6年的21.8%提高到2018年的361.3%。

加强风险预警,净化金融市场环境

着力防控金融风险。在三河市防范和处置金融信贷风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金融信贷风险联动预警机制,成立法院审判执行、公安打击、严格管理、纪委联合监督组织,积极预警、预测、化解各类金融信贷风险。2016年以来,支持金融机构通过现金清收、以资抵债、打包转让、呆账核销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5.2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贷款余额1742.9亿元,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5%左右的较低水平。

努力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三年来,三河市依法积极稳妥处置非法集资,已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12起。扎实推进黄金甲、卓达等重点案件核查登记、资金偿还和维稳工作。为妥善化解民间融资风险,出台了化解民间融资风险的规范性文件,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处置程序和要求作出了制度安排。

开展“管家式”服务。在“三深化三提升”活动中,三河市将领导干部承包企业范围扩大到所有监管企业,辐射中小企业,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协助调查了71家企业和15个重点项目,解决了66个问题。汇福粮油集团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市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银行增加贷款授信22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政银企”对接中,开展对接活动40余次,直接或间接促成合作意向170个,实际发放贷款70多亿元。在今年4月的对接会上,63家企业与22家银行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投资额126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全力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安全风险":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52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