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06: 13 |嘉兴日报
家庭农场,位于嘉善县唐玺镇崔楠村,是怀之桃创业梦开始的地方。
在这片150亩的土地上,他经营农场,种植果树,发展现代农业。
在县城长大的淮,没想到自己会和农村结下不解之缘。23岁的他已经是“高龄”农民了。
12月26日,记者来到年轻的现代“新农民”封腾家庭农场,与记者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用来形容这个95后年轻人的创业经历,再合适不过了。
开农场,种果树;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从小在县城长大的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和农村结下不解之缘。
“农场成立后,每天都有忙碌的工作,比如管理大棚、开微型分蘖机、播种幼苗、看果苗生长等。从去年开始,这已经成为我工作生活的常态。”淮说:
谈及为何想到开农场,怀侃侃而谈:“我毕业于浙江大学园林专业,对农业本身很感兴趣。”
在大三的一次学校实习期间,淮和几个同学被分到一块近两亩的试验田。几个人大胆实践,专心做起了“花农”,种花。没想到,效果极好。“当时我满满的成就感,想着如果能有一块地,我就种庄稼,养点家禽。”
这片两亩的花田引发了他的创业梦。2016年底,怀之桃一口气承包了唐玺镇崔楠村150亩土地。封腾家庭农场距离唐玺古镇景区仅24分钟步行路程,4分钟车程。农庄的发展规划逐渐丰满清晰,“以现代精细农业为主,结合乡村旅游。”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怀告诉记者,养殖场的初期投入比他预想的要大,他一度为启动资金发愁。没想到,他回乡创业的消息不胫而走。嘉善团委联系过他,也帮过他几次。最后,通过嘉善团委和嘉善农商银行联合推出的“青年贷”创业贷款项目,他拿到了20万元的贴息贷款。
有人帮,有人帮,又有人帮,这让淮更加坚定了做一个“现代农民”的决心。
“今年4月18日,在嘉善县委举办的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上,我的农场被授予嘉善县首批‘青创农场’称号。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支持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瘦小,皮肤黝黑,在很多同龄人忙着找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在追寻自己的农场梦的征途上了。
“每天工作很累,但是很充实。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农场里有70亩锦绣黄桃,27亩橘子,还有火龙果、葡萄、枇杷、杨梅、无花果等各种水果。今年农场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
目前,虽然淮的农场走上了正轨,但要开办一个农场却很难。从街区功能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每一个农庄都要精心设计。
2017年2月,整个农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水电线路怎么接?沟渠排水系统如何设置?在施工的头几个月,淮每天都在田间的泥路上跑。为了照顾施工进度,他以农场为家,在那里住了一年多。
除了政策上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对淮也很重要。“我父母非常支持我的决定。”他感激地说,为了帮他创业,父母还把家里剩下的钱拿出来买了房子。
农场的设施逐步配备,剩下的就是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了。
由于专业不同,怀在大学期间并没有系统的学习农业种植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我也发现,要把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甚至理论和实践存在出入。”他回学校咨询了相关专业老师,还邀请了大学生一起帮忙管理农场。两人经常在网上搜索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各种知识。
栗子味的南瓜和薄荷味的蓝莓...借助学校资源,淮种出了别人没有的新品种。
“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未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怀说,他计划把所有休闲设施集中起来用于乡村旅游。
走进农场占地5亩的连栋大棚,就像进入了一个植物园。方砖木桩蜿蜒成一条小路,中间隔着小桥流水茅草亭,到处都是花草,把几个休息区和用餐区隔开。
"下一步,我还计划建造一个农耕文化展览馆."在淮看来,农耕文化不能隔着玻璃窗冷冷地展示。他把水车装在沟边,把木柄重新装在石磨上,把到处收集的农具修好,比如纺车。
淮还积极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使农场成为大学生实践农业技术的前沿阵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回到农村,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手记
作为95后,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在1995年后,怀投身农村,开始了创业之路。他说,年轻就应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一个年轻人,用自己的知识和勤劳的双手,获得了自己的价值和快乐。以此为例,期待更多的大学生能梦想绽放在创业的道路上!
(原题为《小伙子淮走在埂泥路上的西塘95后成了现代“新农民”》)。编辑宋彬彬)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嘉善西塘古镇农家乐包吃住,嘉善西塘农家乐有哪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512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