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上海报道。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庚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庚集团”)正在以“支持公司福州地区”的名义进行员工安置和遣散。随后,该公司否认了该传言,称其为“小道消息”和“虚假信息”,强调公司“多年来经营稳健,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然而,作为曾经位列百强房企的福建房企,近年来中庚集团销售规模持续下滑,拿地投入减少,资金紧张和债务问题逐渐显现,这是不争的事实。
风暴仍在继续。
福建房企中庚集团最近有点烦。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总部位于上海的福建房企中庚地产正在以“支持福州区域”的名义进行员工搬迁和辞退。具体来说,有意愿搬到福州的员工可以考虑保留,社保缴费可以留在上海;不去福州的员工直接辞退。
据悉,此次搬迁复员计划分为三批:第一批针对设计、营销、审计相关岗位,涉及20-30人,第二、三批人员待定。报道称,目前,中庚地产品牌、法务、设计、营销、审计等部门员工大面积流失,多个部门总经理也相继离职。
除了裁员之外,中庚集团近期还新增了几起诉讼:4月9日,因借款合同纠纷,包括中庚地产在内的多家公司向大连银行有限公司提起诉讼;4月12日,重庆中庚置业有限公司旗下的重庆中庚置业有限公司因施工合同纠纷被重庆邢航实业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时,“天眼查”平台显示,中庚集团已涉及50起法律诉讼,其中大部分是借款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施工合同纠纷,还有一批广告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同时,该公司还6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总金额达48.43亿元。
不仅如此,中庚集团一直标榜的项目质量也受到了质疑。近期,其旗下多个项目被曝涉嫌捆绑销售、装修“减配”、质量问题严重,或延迟交付、拖欠工人工资。
比如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福州12345惠民热线平台投诉。2019年,他们在中屯香汇买了新时代拍卖行。合同约定2021年6月交房,房源基本售完。但是目前物业停工快一年了,还有很多项目没有施工。《华夏时报》记者看到,早在2020年11月,就有网友在平台上投诉湘汇新纪元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
“减配”也是中庚集团旗下项目被投诉较多的问题。例如,福清中庚蓝翔小区业主投诉,该小区销售前期标榜为福清北区高端小区,但收房时发现小区配套严重缩水。“用了一大片草地作为景观,橡胶跑道刷了沥青,框架空地板的黑漆粗糙敷衍,房子内部空鼓漏裂。”业主和开发商沟通过多次,但“开发商充耳不闻”。
压力逐渐显现。
对于上述人事变动、诉讼及项目负面情况,《华夏时报》记者向中庚集团发出采访提纲,并致电中庚集团总裁童求证,但其公开电话服务已暂停。之后,记者与中庚集团品牌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不过,对于裁员传闻,中庚集团4月7日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个别媒体不实报道的声明》,痛斥“个别媒体通过小道消息捕风捉影,发布‘不实报道’”。
在《声明》中,中庚集团还强调:“中庚集团多年来经营稳健,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推进。”但事实上,这家曾经的百强房企,近年来已经显现出疲态。不仅销售规模持续下滑,投资拿地动作减少,其资金和偿债压力逐渐显现。
官网资料显示,中庚集团成立于1997年。拥有房地产、产业园区、供应链、金融投资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涉及住宅开发建设、产业运营、金融服务、酒店管理。在房地产领域,中耕集团已布局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等六大区域,累计投资开发项目40余个,在浙江、福州等地开发了一系列小城镇。
2017年,有意谋求全国布局的中庚集团将总部迁至上海,并宣布未来三年中庚集团将进一步拓展产业区域发展布局和业态布局,实现综合实力进入房地产行业50强的目标。
但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2018年至2020年,中耕集团销售金额(交易金额)分别为232.1亿元、203.7亿元和143.7亿元,销售规模分别位列行业第94、98和146位。中耕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7.58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房地产销售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半年收入31.52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个主要来源是贸易收入,报告期内录得20.26亿元,同比增长187.99%,但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05%。
在多项债务压力和司法纠纷的背后,中庚集团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耕集团贷款总额为253.26亿元,其中短期有息贷款10.26亿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9.33亿元)和非流动负债(29.87亿元)合计39.2亿元,而货币资金为10.74亿元,资金缺口为28.46亿元。
资金问题无疑是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债券评级报告,中耕集团自2019年开始以工业用地挂钩方式拿地。截至2020年5月底,公司已基本确认的土地为温州香开万里、盐城项目、十堰项目,总面积68.3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中庚地产在建和拟建项目仍需完成的总投资为233.4亿元。
债券评级报告指出,中耕集团房地产项目区域集中度较高,通过工业用地申请拿地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存在不确定性。在建项目和拟建项目仍需投入较大规模,存货中其他应收款和已完工开发产品占用一定资金,面临一定减值损失。库存中已完工开发产品占比较高,短期有息偿债压力较大。同时,截至2019年底,公司整体销售周转率为81.64%,偏低,改善型产品高端定位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公司资金。报告指出,“中耕集团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庚集团正在收缩公司在各地的投资。4月9日,中庚集团退出投资企业温州中庚贸易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比例为100%,由福州鲁恒贸易有限公司接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今年2月2日至3日,中庚集团先后退出投资企业河南恒基新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中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退出前持股比例分别为90%和94%。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紧的背景下,早在2006年就积极筹划上市的中庚集团,时隔十余年仍未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2020年半年报显示,中庚集团贸易业务板块收入增长是由于东方银星(600753.CN)公司本期贸易销售收入增长。公开资料显示,中庚集团于2017年3月以21.5亿元从东方银星当时的第一大股东金众鑫建材贸易有限公司收购3837.44万股。股权转让后持有东方银星29.98%的股份,后在二级市场举牌增持东方银星30%。同年4月中旬,中庚集团董事长梁延峰出任东方银星董事长兼法人代表。
但中庚地产并未借此机会,将其房地产业务注入东方银星的壳中,实现借壳上市。本来,按照中庚地产在官网披露的规划,东方银星将在3-5年内打造成为集房地产开发、文化、科技、旅游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上市公司,但截至目前,东方银星只属于中庚地产的“贸易”板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项目维权、多起涉诉、被疑裁员,闽系中庚集团负面缠身上市搁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98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