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共享屏幕”
冒险被骗了一百多万。
警方争分夺秒紧急止付。
无论是分享工作内容、演示课程还是观看视频,用户都可以通过“分享屏幕”的功能与他人实时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或者增加了观看的乐趣。这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窃取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的“诈骗工具”。近日,上海金山一女子利用软件“分享屏”功能被诈骗,160多万元存款险些被骗。所幸警方争分夺秒紧急止付。
7月2日14时许,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祝星派出所接到群众张女士报警,称可能被电信网络诈骗,银行账户内163万元存款不翼而飞。接报后,民警赶到张女士家中。
据了解,当天张女士在使用平板电脑时,突然接到FaceTime的陌生电话,自称是某贷款软件的客服。对方说她和软件签了电子协议。不及时取消可能会影响征信。为了证明真实性,对方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账号给张女士发了一封邮件,内容是关于张女士与某贷款平台签订的电子协议。但张女士并没有向平台借钱。询问对方客服后,提醒她身份信息可能被他人冒用,需要尽快注销账户。由于张女士近期准备买房,担心真如对方所说会影响个人征信,于是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ZOOM”的软件分享屏幕,对方指示她注销账户。经过一次操作,张女士的银行卡里收到了一条163万元的短信。惊慌失措的张女士立即向对方客服提出质疑,对方随即提供了一个所谓的银监会认证账号,称该账号不仅可以帮助解决贷款平台的电子协议,还可以还钱。当张女士输入对方提供的“验证码”时,发现6位数的“验证码”变成了真实的转账金额。意识到不对劲的张女士第一时间挂断了对方电话,关闭了屏幕分享功能,并报警。
得知此事后,民警争分夺秒带张女士到银行跟踪资金流向,同时申请启动紧急冻结止付程序。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发现该笔163万余元的活期存款已经“一次操作”转入张女士的定期账户,并未被骗子转走。为了安全起见,银行工作人员立即重置了支付密码和网银登录密码。本以为被骗的几百万元被“追回”,张女士放下心来,连连感谢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在确保张女士银行账户和资金安全后,民警带她到派出所讲解常见诈骗手法,宣传典型案例,防止她再次被骗。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近日发现,诈骗分子会通过拨打Facetime进行诈骗,采取假冒金融平台客服,以取消虚假贷款、消除不良征信为由要求下载分屏软件,诱骗公众向指定账户转账。
警方提示:不要接陌生的Facetime电话。如果没必要用,可以设置这个功能关闭。请提高警惕!另外,摔屏、分享或者共享手机屏幕,意味着对方可以实时看到你手机屏幕的内容,包括你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财产内容。广大市民请谨慎开启与陌生人的“分屏”功能,避免落入陷阱被骗!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共享屏幕骗局,“共享屏幕”要小心!江门鹤山一女子遇到诈骗新套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81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