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有很多人陷入骗局而不自知。
前段时间,深圳福田公安分局
我遇到过这样的老人。
我被骗了两次才彻底醒悟。
连警察都说
这9次上门劝阻和回访
终于没有白费。
“攒”了200多万
反诈骗宣传员在警示诈骗。
“他们是骗子。
我能拿回我的钱吗?"
“已经转账200多万了……”今年4月27日凌晨1点,在南苑派出所配合调查后,70岁的李女士(化名)渐渐清醒,以为自己大部分的积蓄都被转到了骗子的账户上。她的脑子空 white,腿一直在抖。就在前两天,当反诈骗民警前来劝阻时,李女士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我不会被骗的。你说的我懂。”
4月24日,深圳公福田分局接到指令,辖区居民李女士疑似被骗,立即进行劝阻。南苑派出所民警带领防骗宣传员迅速上门核实。在李女士家门口,民警耐心给她讲解防骗知识,询问她是否接到类似诈骗电话。李女士隐瞒了真相,否认接到过诈骗电话,并表示自己有事,不要再打扰她了。
防骗宣传员向李女士讲解防骗知识。
4月26日晚,南苑派出所又接到指令:“李女士可能在给诈骗分子转账”。巡逻民警唐兴元立即带队上门劝阻。面对李女士的一再否认,民警决定邀请她到派出所进一步了解情况。
“她一直抗拒,不承认自己转了钱。没有办法。我们赶紧联系她儿子,劝了她半天,她才松口。”民警介绍。经过反复解释,李女士终于表示,她接到了所谓“公安机关”的电话。“他们”态度苛刻,称她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与一起诈骗案有关,要配合调查,需要将钱转到“安全账户”进行“验资”。通话中,对方反复要求他除了电话联系的“案件队长”不要相信任何人。
此时的李女士依然没有从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走出来,只是说了一句“如果他们是骗子,我能拿回我的钱吗?”
在劝阻的同时,派出所反诈骗民警立即通过反诈骗中心联系相关部门,请求协助拦截、止付李女士被骗资金。由于她反应迅速,行动及时,最终停付了200多万元。
4月27日下午,因为还在担心李女士,南苑派出所社区民警徐建新再次来到李女士家进行回访。“你要密切关注你妈妈的病情,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警察告诉李女士的儿子。
民警带领防骗宣传员劝阻诈骗。
“我妈又偷偷联系了骗子。
快来帮助我们。"
5月7日,李女士在诈骗案中被截留的200多万元被退回其银行账户。这原本是让李女士一家高兴的事情,但并没有就此结束。
“警官,我听到我妈妈在厕所里偷偷打电话。她可能还和骗子有联系。来看看吧。”5月7日中午,南苑派出所民警再次接到李女士儿子的电话。
民警和反诈骗宣传员迅速来到李女士家中,耐心询问劝说,并告诫她“不要和骗子保持联系,不要转账”,但李女士矢口否认。
5月8日上午,南苑派出所社区警务队副队长夏泽平带领反诈员再次来到李女士家中。夏泽平用家乡话拉近了和李女士的距离,聊起家乡的风土人情,也时常增进了解,聊起骗子的伎俩有多狡猾。聊了两三个小时,李女士终于向他坦白了真相。
“我偷偷办了一张电话卡,联系了那里。他们说帮我追回了这200多万,剩下的几万元可以追回来,但是要先把退回来的200多万转到安全的账户上。”李女士的话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
在民警的认真劝说下,李女士最终同意将银行卡交给女儿,手机卡交给儿子,让李女士再次被骗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银行卡和电话卡是实施这种诈骗的两个核心工具。通过控制电话卡,诈骗风险小,通过控制银行卡,保证资金安全。”民警说,只有管好这两张卡,才能真正不再被骗。
警察拜访了李女士。
6月8日,夏泽平带队再次走访李女士家。李女士的家人对派出所的反诈骗和劝阻工作表示感谢。
“夏警官,非常感谢你。别担心,这次我真的明白了。我永远不会被骗。”李女士再次说出了警察第一次前来劝阻时的那句话。不同的是,这次是从心底突然觉醒。
这次成功劝阻,南苑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门走访,最终成功挽回李女士损失200多万元,也避免了可能再次被骗的风险。
案件发生后,福田分局组织精干警力对案件进行侦查。经过大量的侦查研判,在成功锁定相关犯罪嫌疑人后,他们奔波数日,转战三省市,最终成功抓获三名犯罪嫌疑人。
警察调头逮捕了嫌疑人。
最近几年中
老年人在接受信息方面落后了
面对一些新型的诈骗
缺乏辨别方法和能力。
以下针对老年人的骗局
大家一定要警惕。
除了养老金诈骗,
现在诈骗“招数”层出不穷。
有时候,当你觉得很便宜的时候,
几乎没有意识到
你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提高警惕!
这十类诈骗案件最高。
一个
刷单返利
以兼职、做任务返利等理由吸引被害人参与,以小额返利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诱导被害人加大投入。目前发案率最高,约占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总数的1/3。
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
一旦进入“股票群”,套路深似海。炒股软件是假的,“老师”和学生都是托儿,只有你才是真的“韭菜”。
三
虚假网络贷款
有贷款需求的群体最容易被骗子盯上。任何人在贷款前被要求缴纳会费、押金或刷水,都是诈骗。
四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
“损坏的快递”、“产品质量有问题”、“要求退款”、“升级VIP”、“重新激活商店”...套路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获取受害者信息,诱导付款。
五
冒充公检法
利用虚张声势、威胁恐吓、向受害人出示虚假通缉令、冻结财产簿等欺诈性法律文书实施诈骗,诱使受害人“正名”,证明自己的清白,从而接受个人资金的“监管”。
六
虚假信用调查
以消除不良信用记录、核实流水为由,诱导受害人在正规网贷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上进行贷款,然后转入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大学生、毕业生或经常网购的人是这类诈骗的首选“目标”。
七
虚假购物和服务
“海外代购”、“零购买”、“商品异常低价”要警惕;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虚构交易,私人转账不轻信,不尝试。
八
假装是一个领导者和一个成熟的人类。
和朋友、领导加好友,不管是谁,只要被要求通过微信、短信转账,一定要电话或视频核实,在核实确认前绝不转账。
九
网络游戏产品的虚假交易
低价充值,高价回收,免费福利...天上不会掉馅饼。网游爱好者需谨慎。买卖游戏账号和道具要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
10
婚恋交友社交等情感诈骗。
和白,身份包只是为了吸引你“上钩”。从网恋开始的“一见钟情”,到最后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让,直到发现被骗,甜言蜜语都是“毒药”。虚拟世界真假难辨,网恋需谨慎。
骗子熟悉他们的剧本。
人性的弱点,控制人心的规则,
刺破薄弱的心理防线
目标直指你和我的“钱袋子”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时刻保持警惕。
警方提醒
切记“投资有风险”,不要相信所谓的“无损失、无风险、高收益”的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
记得选择正规的机构。购买金融投资产品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的机构和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向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咨询,并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绝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涉及汇款转账或网银业务,要格外谨慎,一定要先核实情况。
加强沟通。子女应与父母沟通或交流身边的新旧骗局,帮助父母提高防骗意识;如果父母有投资需求,建议带父母去正规机构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锁定大额资金。
警察亲自来劝阻,所以请一定要“听”。这些安全提醒怎么说都不为过。96110电话必须听,12381短信必须看,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必须下载。
根据线索的紧急程度,采取线上短信电话、线下上门会议等方式,对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或有被骗风险的人员进行宣传、防范和劝阻。全国公安机关每天都在全力以赴,通过上门开会、电话联系、短信提醒等方式,开展大规模的反诈骗预警劝阻工作。
转自:深圳发布
来源:哈尔滨新闻综合频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他们是骗子的话,我的钱还能要回来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76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