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电信网络诈骗离你很远吗?
但它实际上就发生在你身边!
不要因为没有发生在你身上就放松警惕。
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深圳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贷款诈骗、网购诈骗、账单诈骗占比最高,其中贷款诈骗占比近两成,中招市民较多。
那么,罗湖的情况如何?
▼
自2019年以来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其中网贷诈骗和网上刷单诈骗约占罗湖案件总量的一半。
可见,网贷诈骗
很多朋友都中招了!
为了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切实保护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新时代,新罗湖梳理
最近的几个真实案例。
希望广大群众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故事的开头往往是这样的
“你好,请问需要贷款吗?”
“你的信用很好,
可以为你申请一大笔贷款。"
你只是非常需要钱。
真的有“雪中送炭”这种好事吗?
案例1
3月25日,家住罗湖的李女士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想到了小额贷款。于是在家里下载了一个小额贷款网站APP申请贷款。
刚填完信息,对方回电说李女士贷款申请成功。还没等李女士高兴,第二天,对方又让李女士转了19000元去刷水,随后又以审核不合格为由让李女士再次转账。李女士不想借钱后,对方居然要5000元定金解除合同,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手表行业旅游
3月23日,罗湖的文先生向警方报警称,他接到了一个“贷款业务员”的推销电话。在对方的花言巧语下,文先生放下了疑惑。有了客服QQ(名字:平安惠普)的加入,相信只要交一定的押金,就可以轻松贷款,手续办完就可以退押金。文先生通过银行一共汇了11000元,之后再联系不上对方,才发现被骗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
你不想入坑。
贷款诈骗的常见套路
一个
以提前支付利息费用为借口进行诈骗。等利息费用汇到对方卡里,对方就消失了。
2
以证明还款能力为借口诈骗。同时,骗子会不止一次的要钱,往往一旦被发现,对方就消失了。
三
以交手续费为借口进行诈骗。收到汇款,对方就消失了。
四
首先要求你上传一系列材料,要求你自己办一张卡,放钱在上面,证明你的还款能力。然后通过其他手段,让你的钱转到其他账户,对方消失。
骗到钱后,他突然消失了。
我只是问你怕不怕?
此外,贷款过程中遇到了这些
一定要多注意。
不,不要说谎。
贷款欺诈实施的要素
犯罪嫌疑人利用了一些人征信低,无法在银行申请无抵押贷款,急需用钱的心理,放出低息或无息贷款、资金快速到账等诱饵,吸引急需用钱的受害人。
犯罪嫌疑人会在网上制作虚假的贷款公司页面,或者在“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快贷”的社交软件群里投放大量广告,并预留联系方式,等待受害人上钩。
犯罪嫌疑人事先诱骗受害人登录伪造的贷款公司页面,或登录正规贷款公司页面,伪造《借款合同》、《法人资格》、《公司执照》,制造正规贷款公司的假象。
犯罪嫌疑人编造借款流程,要求受害人签订“借款合同”,收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手机号等。
犯罪嫌疑人以“收取保险费、押金、激活费、服务费、包装费”或“检查还款能力”为借口,诱骗受害人通过银行卡、第三方软件转账。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你。
借钱千万不要掉进“套路贷”的陷阱。
▼
谨防“套路贷”陷阱
一开始只是想借钱做资金周转。
结果我没拿到钱,还欠了很多债。
贷款期限一到
红漆、横幅、语言威胁、虚假诉讼等。
“剧情”接连上演。
扣押你用作抵押品的财产或车辆。
即使你有钱偿还。
贷款人也会使出各种招数让你违约!
“常规贷款”
“套路贷”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引诱或强迫受害人签订“出借”或变相“出借”、“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款金额、恶意制造违约、任意认定违约、销毁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以诉讼、仲裁、公证或者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套路贷”和民间借贷有本质区别。
“套路贷”常见的犯罪方法和步骤;
制造民间借贷的假象。
赚钱跑路等虚假支付事实。
故意制造违约或者任意认定违约。
恶意提高贷款额度。
软硬“债”。
同样,也不要觉得这种事情很遥远。
深圳“套路贷”第一案在罗湖审理。
深圳首例“套路贷”
2019年2月22日,罗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深圳首例“套路贷”案。7名被告人以诈骗罪分别被判处十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自警方的温馨提示
不要轻信各种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群形式的贷款广告。正规贷款,有个审批流程~成熟需要时间!遇到能马上放款的,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有理,有理,有理!
申请贷款时,需要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降低贷款风险。我们都知道不能买三无产品。你敢找和钱有关的三无组织吗?
银行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提前缴纳“保证金”、“手续费”、“保险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申请贷款时,最好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不要盲目相信别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然钱没了去哪买后悔药!!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贷款平台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骗子的伎俩很多。
但永远不会改变它的祖先。
大家应该还记得。
不贪小便宜,不轻信,不盲从。
欺骗终将被识破。
!!!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罗湖公安、罗湖区人民法院、罗湖社区家园网、上海出版、鲍静。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总体安排: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罗湖 qm,罗湖论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67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